首页>检索页>当前

青年学者是怎样炼成的

——从裴云龙《北宋六家散文经典化研究》谈起

发布时间:2020-07-15 作者:郭英德 来源:中国教育报

裴云龙博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北师大人”。从2004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修读,到2015年6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在11年的岁月中,云龙见证了北师大的稳步发展,北师大也见证了云龙的茁壮成长。这11年是北师大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时期,也是云龙从学术的初学者成长为学术的弄潮儿的时期。

这些年来,我多次为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课程,其中一项重要的研习内容,就是请研究生分别考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古代文论专业优秀学者的成长历程,以便研究生“近距离”地观察“优秀学者是怎样炼成的”,以之为鉴,规划自己的学术人生。我想,回顾云龙这11年的学习历程,也可以为我们提供“青年学者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命题的丰富启示,这对像他一样有志于学术的青年学子的成长,应当不无裨益。

在古往今来的学术史上,一位青年学者的成长固然有赖于种种外在的机缘,所谓“时势造英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还是有赖于青年学者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在任何时代,学术的道路都不仅沿途布满重重荆棘,而且前程充满种种“未知数”。要一路上“披荆斩棘”,最终步入“远大前程”,如果仅仅天真地指望“外力”或“偶然的机遇”,那只能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只有付出艰苦的劳作,才能有所收获。在11年的成长历程中,云龙正是凭借锲而不舍的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在学术道路上,终于为自己赢得学术的“远大前程”。

2007年12月确定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时,云龙选择以“论明代官吏在‘三言’小说中的呈现”为题。为了撰写论文,他不仅重新细读“三言”文本,而且查阅了20世纪以来几乎所有有关“三言”的研究文献,并参阅了部分明代史著,撰写出数万字的论文。后来,这篇论文的核心部分经过多次修改,以《“三言”故事中明代官吏形象的文化阐释》为题发表,并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转载。

进入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习阶段以后,云龙这种“拼命三郎”似的学术进取精神愈益彰显。为了充实自身的学养,云龙一方面继续元明清文学的修读。另一方面,云龙有意识地挑战自我,“扩大阵地”,较为系统地阅读两宋历史、学术与文学文献,尤其关注中国古代学术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特色。

云龙选定宋代文学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后,便一头扎进卷帙浩繁的《朱子全书》和两宋时期浩如烟海的集部著作中,在文献的海洋中学习游泳,最终形成了一套自身的阅读方法和研究方法,即细读文献—类编资料—提炼论题—解决问题。云龙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朱熹对苏轼文学及学术的接受》如期完成,并得到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因此获得北师大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荣誉。

2013年9月,他以“外国人共同研究者”身份,前往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研究室,接受半年的联合培养。在此期间,他得以近距离地接触日本学术,结识日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学者,阅读与学业相关的日文学术文献,大大拓宽了自身的学术视野,增强了自身的学术实力,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

进入博士学习阶段以后,云龙经过短时间的犹豫,选择了以“北宋六家散文的经典化研究:以公元1127—1279年为中心”作为研究课题。云龙博士学位学习的结晶,就是目前呈现给读者诸君的这部专著《北宋六家散文经典化研究:南宋金元时期(1127—1279)》。虽然博士论文的完成过程已是五年多以前的事情了,但是云龙在阅读、构思、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彷徨、困惑、沉迷、执着、欣喜、欢悦等情感动荡,对我来说,迄今还历历在目。2016年,这篇论文获评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值得欣慰的是,2018年,云龙顺利地申请获批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宋八大家散文在元明的经典化研究”,将我多年以来一直倡导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可持续发展”的设想付诸实践,目前正继续展开对唐宋八大家散文经典化的学术研究。

众所周知,有关“文学经典”和“经典化”的理论是现代西方学术的舶来品,但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已经娴熟地将西方现代学术与中国传统学术“无缝对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典”研究理论与方法,并且成功地用以阐释、重构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的文学经典。尤其是詹福瑞的专著《论经典》,童庆炳、陈文忠、吴承学、张新科等的相关学术论文,以厚实而又新锐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推进了中国文学经典研究的“本土化”进程。云龙也是这一学术趋向的优秀实践者。

任何经典的生成,都由两种最为重要的动因促成:一种是客观的时间洗礼,一种是主观的文化建构。时间的流逝形成客观的历史过程,而文化的建构则形成主观的历史过程,二者相互作用,在斑驳绚烂的文化产品中,沙里淘金,最终筛选出一批经典,垂示后世。在这两种动因中,时间的洗礼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文化的建构则成为权力、道德、思想、学术……各种话语力量竞技夺标的场域。因此,“经典化”及其演进历程,就充满着种种可能性。经典的发现、标榜、解读、定位、传播、接受、重构……向人们展示出一幅风云诡谲、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

由此可见,主体的知识、文化、情感、表达等多种因素的合力,是经典之所以生成、定位、增殖的内在动因。与此同理,主体的知识、文化、情感、表达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也是一位青年学者培养、成熟、进步的内在动因。我相信,云龙在对北宋六家散文经典化历程的学术研究中,一定融入了自身成长过程的深切体验,因此才能对北宋六家散文经典化的历程情有独钟,体会深刻。我也相信,云龙的学术成长过程,作为“青年学者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命题的一种“经典答案”,一定会给其他有志于求学、有志于学术的青年学子以深刻而隽永的启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7月15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