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收获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育人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7年育人之路

发布时间:2020-09-15 作者:杨 成 苏述庚 谢银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前一些学校更重视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家庭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学习以外的事情大包大揽,导致孩子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识不强。由于学生缺乏劳动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因此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志愿奉献的精神,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价值观。

2013年9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研究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育人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劳动课程纳入学生学分管理,必修0.5个学分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作为重庆以工为主、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独立学院,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学校自2012年开始探索实践书院制教育,实施“书院+学院”双院制,全校学生生活在书院,专业在学院。学校实施“‘专业教育+商科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为学校实施7年的劳动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是学校加强劳动育人的“指路灯”。学校劳动教育树立起学生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愉悦。

学校开辟占地近15亩的劳动教育场地,包括稻田、荷塘、果园、菜地和农耕文化展览馆等。组建“1+9+N”劳动组织模式,即1个农耕协会、9个二级学院劳动实践工作团队、N种劳动项目。学校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实践”为劳动形式,全面贯彻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举措。

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化,设置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个小时的劳动课程,每学期劳动科普技能与理论知识课不低于20学时,劳动实践课不少于200学时,同时聘任劳动教育专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劳动理论与实践指导,保障全校学生能够全部参与到劳动教育的课程中。

学校每年为劳动教育提供足额经费。经过近7年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院+书院+社团”三维劳动教育耕读模式,建立了独特的劳动教育课程化体系,每年经济农作物总产量超过6500公斤,学生撰写劳动心得感悟、劳动征文超过8000篇,培养了学生与众不同的劳动能力和素养。

2018年9月,受重庆市合川区农业委员会邀请,学校作为仅有的高校代表,参加重庆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向全市人民展现学校学子在劳动实践中亲手创造的劳动成果和乐于劳动的精神面貌。“荷塘文化节”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品牌活动,被国家部委主办的媒体相继报道。学校每年评比表彰劳动模范60余名,学校及学生获得国家级别、省部级团体和个人劳动荣誉10余项。

    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 明确劳动教育目标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自2013年起,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发布《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劳动实践育人。开辟、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农耕文化展览馆、田间种植基地、菜间种植基地、果园劳动等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将劳动教育课程化管理,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落实知行合一的素质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

    Ⅱ 全面贯彻劳动教育 劳动实践形式多样

(一)学校上下高度重视 增强宣传引导力度

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开辟劳动教育宣传专栏,组建宣讲团队,深入二级学院解读《劳动教育实施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是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宣传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树立爱劳动的观念。三是学生自发组织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平台,宣传学校劳动教育,营造人人劳动的氛围。

(二)劳动项目丰富多元 指导教师深入一线

学校目前开设有包括枇杷果园劳动、荷塘采藕劳动、水稻种植劳动、蔬菜种植劳动、厨艺技能劳动、勤工助学劳动、校外实践劳动、自主创业劳动、社会服务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劳动项目,学生可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校面向全校教职工、校外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为劳动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劳动技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荷塘采藕劳动中,学生通过报名、登记,依次领取采挖莲藕的工具,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指导教师亲自示范说:“大家挖的时候要顺着莲藕茎下去,注意不要刺着自己,当摸到莲藕时不要着急一下子拔起来,这样容易扯断莲藕,导致淤泥进入,要耐着性子顺着莲藕的走向把两边的淤泥刨开,等整根莲藕都出现在眼前时,再慢慢地把莲藕牵拉起来,用水清洗干净装袋。”

张彪同学举着一根两三公斤重的莲藕、满脸泥巴自豪地说:“你别看大家平时斯斯文文的,这会儿在藕塘里还真得拿出看家本领,手脚并用,极耗体力。衣裤弄脏没事,洗一下就好。走出寝室,在劳动中尽情地感受乐趣,舒展筋骨,锻炼体能,在挖藕的过程中还摸索出一些做事的道理来。”

(三)经费保障充足有力 强化劳动安全措施

学校每年为劳动教育提供足额经费,主要用于各类劳动项目的开展,修建相应的劳动项目硬件设施,购买劳动工具、种子、有机肥料、农药等。同时提供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和奖励劳动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团队和个人。设立创新创业奖金,用于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团队或个人。

学校重视劳动安全管理,制定《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劳动教育安全讲座,通过视频、PPT、海报等形式进行劳动安全宣传教育。

学校设有劳动工具存储房间,购置农用药品和医药用品专用存放柜,便于全校师生借用和归还劳动工具。学生借用劳动工具时,按学校规定的程序借用和归还,每天一记录、每周一检查。每学期进行劳动工具及相关药品的报废和更换,过期的药品由学校医务室进行统一回收并销毁,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四)将劳动教育课程化 明确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立足自身特色,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充分结合校内外劳动场所,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将劳动教育课程化(见右侧表格)。

(五)校外劳动锻炼为主 疫情防控主动作为

学校强化校外劳动,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包括校外公益、实习实践、就业创业、顶岗实习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积累职业经验,增强劳动意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用劳动体现个人价值,用劳动主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培育学生在社会公益方面的政治责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意识,通过防疫抗疫线上直播互动活动,征集海报、祝福、剪纸、短视频等作品,开展防疫抗疫主题团日活动、学雷锋志愿奉献活动。开展“宅家防疫劳动实践系列微课”,涵盖垃圾分类、手工制作、营养烹饪、种植养殖、清洁整理、家居维修、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自发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参加当地村社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活动。

学校傅雯同学,主动向所在村支部递交志愿抗疫“请战书”,加入到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子坪村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中,在劝导站对过往车辆进行盘查、疏导。她说:“通过这段时间以来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深切地感受到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自己成长了许多。安抚、服务、开导好村民,给大家讲明白、讲清楚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我为自己能够为防疫抗疫工作作出一份贡献而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涌现出许多抗疫志愿者,在全国不同省份和地区,积极主动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治防控工作中,当好防疫工作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精神,展现出学校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品格素质。

(六)注重劳动过程考核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学校建立“劳动设计—劳动指导—劳动实践—劳动记录—劳动考核与评价”的公示、审核制度体系,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校积极营造“劳动有岗位、人人有体验、人人爱劳动”的劳动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感受劳动教育带来的成长变化,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学校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常态化地开展最美劳动者、创新创业标兵、劳动榜样星光盛典等劳动先进评选活动。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专题教育活动,树立典型。举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光荣的讲座和分享会,加强正向激励引导。在各项推优、励志奖学金、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过程中,将劳动教育列为重点考核内容,逐步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推动劳动教育过程的反馈和改进。

    Ⅲ 劳动教育知行合一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一)学生劳动意识增强 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切实保证劳动教育的成效,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劳动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质量监控和反馈,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

2013年至今,学生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教育项目,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对劳动教育逐渐有了深刻的认识,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和提升个人品质,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学生长期参加校外各类劳动实践,在劳动过程中逐渐懂得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成果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促进劳动能力提升

学校建有重庆市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54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大厦,建立校外合作企业、实习实训基地1000余家,组建专业师资队伍,由专业的指导教师通过专项培训、专题研讨、沙龙辅导、案例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发挥聪明才智,帮助学生提升整体就业创业技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就业创业观。

开展“最暖就业季·就在你身边”“就业创业速递进书院”“职场礼仪课程”等就业创业活动,树立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意识,养成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整体劳动能力。

(三)形成学校特色模式 得到社会高度评价

学校积极构建校园、家庭、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中成长成才。经过7年的努力,“劳动教育实践”已成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劳动教育品牌特色活动已经成形。

学校官方网站“晒劳动”大放异彩,教师和学生用劳动“卖萌”,引爆朋友圈。学校打造校园农耕文化展览馆,举办全国高校首个农情农事民俗文化节。

2018年,学校“向日葵”科技支农实践团队在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开展下乡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帮助贫困农户、助力精准扶贫,荣获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颁发的“最具影响好项目”荣誉,2019年,学校农耕协会被评为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传统文化社团。

劳动教育课题获重庆市教育部门人文社科立项。学校劳动品牌项目“荷塘文化节”获相关部门肯定,农作物营销大赛屡次被主流媒体报道,相关劳动教育成果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学校劳动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在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时,杨武东同学的家长说:“得知孩子在学校经常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弥补了我在孩子身上劳动教育的欠缺,这让我非常高兴。虽然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变,学习知识和热爱劳动对每个孩子同等重要。让孩子多参加劳动锻炼,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和喜悦,能够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品质。”

重庆亚信控股集团大量聘用学校毕业生,人力资源总监喻鹏先生说,学校学生不仅精技术、有经验、明职场,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很强,做事踏实,还能吃苦会创新,富有激情,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劳动素养,企业很欢迎这样的学生。

  (杨 成 苏述庚 谢银平)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15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