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最高检检察长张军为北京二中师生送去“开学第一课”

民法典怎样保护“少年的你”

发布时间:2020-09-25 作者:记者 李澈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李澈)新学期第一周,身兼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长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走上北京二中讲台,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这是继2018年和2019年后,张军第三次到北京二中讲授法治课。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北京二中师生、家长代表聆听授课。北京市16区的师生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云端”听讲。

“同学们作为‘准大人’,是不是也在思考一些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我应扮演什么角色?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责任是什么?我们遇到了那么多线上线下好与坏、正与误的判断、争论……”张军一开始抛出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深思。

“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我想结合刚刚颁布不久的民法典,和大家共同探讨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讲课中,张军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题,聚焦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从中学生熟知的人和事讲起,从“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护身宝典,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约定,凝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共同责任”等三方面为师生们进行了详细讲解。

“民法典引导人们坚守公平正义。老人倒地扶不扶?民法典告诉你,要扶!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对姓名权作出新规定,跟谁姓也有了更大的空间。第1015条规定,除随父母的姓外,还可以跟其他直系长辈的姓,比如奶奶、姥姥,如果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长大的,也可以跟扶养人的姓氏。最后,还规定起名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公民姓名权的保障和法治的进步。”

“生活中,同学们用手机上网时,是不是下载了很多APP?同学们想过没有,这些APP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很大隐患和挑战?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后果难以想象。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我们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行踪信息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

课程内容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热点出发,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一个半小时的讲授环节很快过去,没听过瘾的学生们把期待留在了问答环节。“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考考你们的副校长。”张军话音刚落,现场的同学马上举起手来。

一名高二同学提出了许多同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法典相比,我国的民法典有什么特色?

张军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作了回答:“19世纪的法国民法典诞生于水磨风车时代,在那个时代,生产力不发达,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相对更简单一些。现代工业时代,最典型的就是20世纪的德国民法典。我国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在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换阶段编纂的民法典,碰到的社会生活情况是法国、德国制定民法典时所没有经历过的,因而我们的民法典有着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比如,规定基因编辑、人体胚胎的研究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规定、相关行政法规,就体现了与现代科技进步相适应的特点。同时,我们的民法典也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比如,我国民法典全面保护人民的生命、身体、健康、尊严等各项权利,创设了人格权编。”

“在这之前,民法典对我而言一直是遥远且陌生的。”高一学生陈庭轩课后感触颇深,课堂上的详细举例,让自己切实了解到了更多民法典内容。“其中,疫情期间未成年人监护问题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的关爱和珍视。”陈庭轩告诉记者,法治课上的一个个小案例,让她知道民法典与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保护息息相关,需要大家共同拥护。

“我之前一直觉得民法典内容非常庞杂,今天感觉跟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高三学生肖政谕说,课上提到的基因编辑事例等都是与当下科技发展相结合的,能切实感受到法治发展与时俱进。

法治课结束了,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悄然种下,正在发芽。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25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