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正本清源 取精用宏 汲古开新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发布时间:2020-10-28 作者:程方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最近推出了由翟博主编,韩星、雷原、于建福、高伟、党怀兴、王永智任分卷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六册,以下简称《读本》),张岂之和楼宇烈两位学界巨擘为这套书做了序言,对于该书的价值、特点、优长、规范等都做了简单明了的评价。仔细阅读,深感这套《读本》有正道专业、正本清源、取精用宏、汲古开新等诸多特色。

随着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中,难免鱼龙混杂,不少相关的出版物仅是古籍简单的集合或复印,缺少必要的梳理和与时俱进的改善。而该套《读本》在这方面是严肃认真的,既有规范的学术把握,也有对于核心价值的对焦。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最伟大的价值追求,也根据当下人类的共同理想,作者将《读本》分为《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六册,集中在价值层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性、普遍性和永恒性。虽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却可以提纲挈领,凸显中国智慧、中国道德、中国襟怀的伟大宏阔,使读者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化资源中,获得沙里淘金的快感与满足,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准确和基本的了解。

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是近代以来一直不清晰、不确定的问题。过去曾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说法,但在现今教育和社会大众的观念发展中,问题似乎一直没有解决好。从“言必称希腊”到“言必称欧美”,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如何提振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我意识,如何在文化传统正本清源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学界和教育界都在做着持续不断的努力探讨。记得在上世纪50—60年代,还有许多人会疑惑,中国是否有自己的哲学、逻辑、道德、法律和科技等,甚至想要灭掉汉字、中医、中国建筑等以后快。但后来中外学者的研究证明,中国在人类文明的几乎所有方面,不逊色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探索,都是人类文明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明显的价值,就是用中国的哲学、逻辑、文字、实验和经验等在解读和探索人类的共同问题,且有自己的独到贡献。《读本》展示给读者的就是这些中国化的独到之处,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在思想上“正本清源”的作用,使世人能在国际化、现代化等进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使读者能在人类的普遍价值之外更添加对中国价值的理解和支撑。

所谓的“正本清源”既是总体的,也是具体的。在《读本》中除了“仁爱”“和合”“大同”是典型的中国概念外,过去很少有人认为,“民本”“诚信”“正义”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及影响。因为,我们近代以来的教育都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帝王文化、专制文化,全不知在中国的哲学和各类文化典籍中,“民本”“正义”和“诚信”也是最为重要,并产生巨大持久影响的价值观。只不过这些价值是在中国的哲学和语境中表述的,不仅直接明确,还能使统治者真实感受其巨大作用。以“民本”为例,不仅前秦主要经典均有论述,而且还都可以具体为君与臣、官与民和覆舟载舟关系的真实故事。可见,在共同价值方面,中国的贡献是巨大和丰富的,不做基本和必须的了解,真不能信口胡言。

从古至今,读本、文选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而如何架构和编排,决定了读物的质量和影响。该套《读本》在这方面可谓学术性、严肃性、可读性俱佳。其各卷均按照原文、注释、点评、故事等展开和安排,选文虽以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为主,但兼及道、法、墨、阴阳、农、杂、史、小说等诸家思想,用有限的篇幅极大地开阔了读者的视野,有取精用宏之功效。

近代以来,国人钦羡西方的精致技术和科学规范,认为在科技方面中国人只能以夷为师,而对自己本已辉煌成熟的传统不屑一顾,不愿了解,体现出极度和不理智的自卑,也违反了探究问题的科学规范。《读本》中的选文和故事,在这方面都有涉猎,包括治水、航运、兴农、牧业、救灾、地理、环保、通商、医药、建筑、外交、音乐、计算等,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史,及其与现代科技的关联均有补益。

很明显,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绝不只是为了丰富谈资、盲目自信,而是要使我们的自信、自觉、自立、自强有一个科学认真的“自知”做基础,并使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兼容中外的宝贵资源做支撑。这六册《读本》,不仅内容多元、丰富,且有意建立起古与今、中与外的主要联系,这在每册书名的确立上是可以看到的。有了这样的联系和关照,就可以产生“汲古开新”的功效,使读者不局限于复古、法古,而更多地关注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用中国的道德智慧和人类的共识作指导,成为不辱使命和理想的中国人。

总体而言,《读本》的出版在教育和学术界开了一个好头,也使学生和大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有了更严谨、规范、通俗、便于自学拓展的资源。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28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