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激发办学活力的“西工行动”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04-16 作者:张以瑾 徐仲武 卫功立 晋银峰 王贾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九大以来,洛阳市西工区探索并建立了有利于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教育行政和治理机制,营造了党委政府“依法管”、教育部门“科学评”、各级各类学校“自主办”、社会各界“共支持”的良好教育生态,在激发办学活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赴西工区调研,系统总结了该区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实践路径和经验启示。

西工区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西工区地处洛阳市城区中心和西北部,总面积55.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67万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4所,在校中小学生2.9万余人,教职员工1586人。近年来,全区各类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2%,办园水平不断朝着普惠制、特色化方向提升;义务教育内涵式、优质化发展初见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学校面貌一新、活力四溢,教育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西工区较早意识到激发学校活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确定为教育发展要务。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立德树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建构载体,引领推动了西工教育优质发展;二是坚持学生立场,重新认知、发现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为学生成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三是坚持五育并举,形成以概念为本的实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四是全面实施心理助力,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和体验,营造了以“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为主旨的成长环境。五是全面实现区域联动,构建基于“人的成长”的共同价值取向,形成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新样态,“督查、督导、督办”相结合的大督导体系,以及“区—校—家—社”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西工区激发办学活力的行动路径

西工教育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系统架构,强化统筹协调,精准发力,打出了提质增效的组合拳,不仅让各类学校办出了活力,更办出了质量。

路径一: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

学校是办学的主体,只有权责明晰才能切实提高学校治理能力与办学实效。为此,西工区实施权责清单管理。区教体局会同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先后从干部选聘、教师管理、教育教学、财务后勤、学生管理评价等方面,实行清单管理,明确学校权力边界,规范权力流程,加强风险管控,让权力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各尽所能。统整督导联动体系。确立了党建引领下的督导工作,形成了以“督导部门督查、业务部门督导、组织纪检部门督办”相结合的“大督导”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引领、结果运用,实现了督有权威、导有水平、促有成效,让办学自主权在制度下规范运行,使办学活力有序迸发。引领学校强化自我评价,完善校内督导评价制度,与党的领导、校内民主监督、家委会参与、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等各项制度有效整合,构建起内外结合的立体评价监督机制,促进了学校依法自主规范办学。扩大学校人事自主权。每年根据学校用人需求,在充分征求学校意见的基础上,统一招录教师,按需分至各校。出台《关于规范学校副校级干部竞聘的指导意见》,推行基层学校副校级干部“过三关”(读书关、讲课关、答辩关)校聘、试用期满区评的人事机制,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办学主动性和创造性。

路径二:系统推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是办学活力提升的根本保障。西工区选优配强“领头雁”。实施党组织引领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学校基层书记、校长“一肩挑”,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强、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战斗力,激发“领头雁”的组织领导活力。以“未来教育家成长工程”为抓手,以校长研修班为载体,培养一批有情怀、有思想、有智慧、有魅力的教育专家。搭建专业成长新平台。通过读书、写作、论坛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连续4年赴北京、银川开展业务提升培训;组织全区校级管理者和学校心理督导师持续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高级培训。扎实开展精读“三类书”(学科类、对儿童认知类和自我认知类)、教育生涯规划、追随教育家、集体研修、撰写观察案例等活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干部教师交流。通过校长书记区域交流、副校长校际交流、城乡结对学校互派教师交流等举措,实现了教育理念同步、管理机制同步。

路径三:强化优质学校培育和带动作用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定不是“部分优,少数强”,而是“校校优,个个强”。基于这样的认识,西工区推进校际联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破解发展难题,注重公办民办同步协调发展,构建了以“洛阳师范学院—洛阳三中—辖区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衔接联动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设置专项资金,实施优质学校培育工程。芳林路小学、外国语小学、白马小学等12所中小学逐步发展成为优质名校,并产生了“雁阵效应”,带动区内其他中小学快速提升。推进协同共建,以西下池小学、白马小学、凯旋路小学为首成立了三大学区联盟,以芳林路小学、外国语小学、王城小学等学校为基础组建了7个“结对共同体”,建构了“以强带弱、帮扶提升、合作发展”的教育新秩序,逐步实现了学区间互通、互补、互动,共生、共进、共强的新局面。

路径四:努力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西工区按照“0—18岁生命成长规律”,落实课程实施主体责任,扎实推进课程研发,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努力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成长动力。立足课程标准改进学科课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国家课程,全区共开发大阅读、实体化教学、课本剧、童话剧、形体课等25个特色学科课程。立足素养提升开发活动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将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合,研发学校课程体系,打造了“一师一课程,一生一社团”的全覆盖社团体系,组建校级社团800余个,坚持每周半日活动,吸引2.5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研发校本劳动课程,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立足健全人格开发心育课程。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心育活动课、沙盘游戏、团体培训等活动,以性别教育(心理、生理、角色)、爱与生命的教育、情感和责任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构建青少年性教育成长课程。

路径五:构建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从“管理”走向“治理”,是激发办学活力的重要支撑。西工区积极构建多元共治的扁平化教育治理新格局。一是形成了“映照、滋养、去控制”的治理模式。区教体局机关、二级机构党员干部定期分包下沉学校,发挥好引领、指导、服务作用,确保部门工作思路与学校实际工作无缝对接,切实做好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镜子”和“指南针”,助力学校和教职工建立基于自我发展的修复功能。一旦生成了这一功能,教体局就要从学校“适度退出”。二是营造了“接纳、陪伴、不打扰”的成长环境。西工区秉承“为青少年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倡导“只有成人把自己建构好,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的家庭教育理念,积极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和家校合作共育机制,通过每月一次家长课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亲子体验活动和微信推送名家文章,帮助家长重新认识、理解孩子,修复家庭关系模式,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促生家校协同育人活力。三是研发了“安全、共享、优评价”的素质评价体系。西工区认真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立足“评估单”的“非笔试评估体系”,从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个维度进行深度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西工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区校班三级”多维多次情境化模式,通过评价促进成果共享和方式方法优化。

西工区激发办学活力的经验启示

西工区激发办学活力的生动实践,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具体来说,有4点经验和启示:

一是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西工区始终坚持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注重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要求全体党员从强化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上找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等的结合点,以此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积极建设浸润式红色基地,搭建红色基因传承传播平台与思政课、讨论课、研学课等3个“红色课程”教育阵地,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让红色教育有形、有声、有质。

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整体优化育人环境。西工教改聚焦评价导向不清、政府与学校的权力责任边界模糊、检查评比较多、办学自主权不强等问题,聚力攻坚,整体优化育人环境。各校着力营造适合青少年成长的物质与人文环境,打造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厕所文化;引入大量经典绘画、经典音乐、经典书籍;广泛种植多样性的花草树木,营造了沙池、树屋、秋千、长廊、休闲座椅、开放式图书馆等景观,为师生带来舒适的体验。

三是必须始终立足“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的基本理念。西工教育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培养。在教育教学的组织上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引导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全课程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为学生搭建表现和创新的平台,集中展示素质教育成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是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西工区政府充分放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教育主体主动改革的源动力;教体局充分赋能,建构顶层发展体系,激活办学动力,增强学校办学内驱力;学校主动担当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激活师生的生命生长力;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家校社共同推进,汇聚支持教育发展的协同力。扎实有力的工作抓手汇集成教育治理的“四梁八柱”,为西工教育的活力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

(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出品,报告撰写:张以瑾 徐仲武 卫功立 晋银峰 王贾嘉)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6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