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围绕主题把握主线 深入推进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09 作者: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朱小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题。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党的百年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也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当前和今后一切工作的主题。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儿女大团结题中之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的主线。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新的征程上,民族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增进“五个认同”为目标,加快构建完善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一代一代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播种下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内容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体化建设,统一规划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统编统审统用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教材,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科融入、专题教育、主题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全面提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刻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认真学习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二是全面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坚定不移、积极稳妥推进民族地区使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加强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确保所有民族地区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如期启用三科统编教材;结合实际、统筹部署,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各学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坚实思想基础。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充分认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充分认识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三是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民族地区国家统编教材使用,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完善考试招生政策,加大教学质量支撑,加快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中毕业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认识到我国有着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的精神和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多样的国情,从而进一步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在促进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的作用,切实提高知识学习能力,全面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增强就业创业本领,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和中华民族大家庭。

四是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民族教育工作队伍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心系“国之大者”,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准确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始终着眼国家最高利益和团结统一大局,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强化思想武装、掌握科学方法,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准确把握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包容多样而不丧失主导的要求;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提高管理效能,认真梳理教育领域涉民族相关政策,增强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树立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综合研判、有效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带来的风险挑战,对敌对势力干扰破坏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引领民族教育工作者用伟大建党精神增强信心勇气,用共同的理想信念铸魂育人,扎实推进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09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