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三周年纪念之际,抗大教员何思敬在《抗大动态》发表特约稿《抗大精神》,首次提出“抗大精神”。
抗大前身为抗日红军大学,创办于1936年6月,1937年初更名。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为使教育更能适应抗战需要,抗大先后在晋东南、晋察冀、山东、淮北等建立12所分校,培养军政干部10多万人,积攒了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此同时,抗大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生发出抗大精神,成为一面光荣的精神旗帜。作为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抗大精神处处蕴含和彰显着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
抗大在办学过程中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根本原则。抗大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应运而生,与中国革命伟大事业紧密联系。1938年,毛泽东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毛泽东特别强调:“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抗大在成立之初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将抗日救国作为自己的根本责任,在国家与革命的大背景下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散发着强大的政治吸引力,成为当时年轻人心中的灯塔。抗大学员众多,知识青年占主要,其学员构成中还有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侨青年以及越南、朝鲜和日本“反战同盟”的国际友人。这些青年大多被共产党抗日主张吸引,崇敬延安,追求进步和光明,积极投身抗日洪流,突破重重封锁线前来延安。抗大十分重视对军政优秀人才的锻造,遵循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要求,牢牢将政治教育作为中心一环,在授课中注重培养他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与方法,了解中国实际,认识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由此,抗大不断地改造人、锻炼人、提高人,成为一座熔炉,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抗大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抗大的创立既无外援又无基础,困难程度高。毛泽东鼓励大家:“我们创办红大、抗大的时候,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艰苦奋斗。要有这种精神。”抗大办学缺乏校舍,缺乏相应的办学硬件设施,条件十分艰苦,但学员们自己动手战胜困难,这就是抗大的实际行动。抗大学员的课余活动便是挖窑洞、做课桌椅,这也成为其必修课。1937年8月,第3期抗大开学,大量青年奔向延安,学员数量大幅增加,办学规模扩大,导致校舍缺乏。于是,抗大决定开辟新校舍,历经半个月,开挖了175孔新式窑洞,并修建了一条3000多米长的盘山路,史称“抗大公路”。抗大学生不仅自己动手扩建校舍,也积极投身生产运动。1939年,抗大师生掀起了生产高潮,开荒两万亩,人均三亩多,这些知识青年,拿起锄头,迈向田间地头,学知识也开展劳动,真正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
抗大之所以能够在民族危难时刻具有如此凝聚力,吸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源源不断投入其怀抱,是因为自成立以来,抗大就始终强调坚定的政治方向与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力倡导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品质,这与延安精神的内涵是高度契合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滋养着抗大学生的根和魂,也照亮了新时代年轻人勇毅前行的道路。
(作者系延安大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19日第4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