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立德铸魂: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使命

发布时间:2021-11-05 作者:冯建军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时代德育课程更加强调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高思想认识。

    图①为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学生在表演《争做小小雷锋志愿者讲解员》情景剧。

    图②为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讲解员胡馨月为游客讲解该校师生绘制的“党的百年历史”百米长卷。本报记者 单艺伟 摄

    ■课改20年特约专稿❷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中华民族素有重视道德和德育的传统。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20年,中小学德育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面不断完善,使立德铸魂的方向更加明确,铸魂育人的作用更加显著。

课程设计 从分段到一体化,强化课程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使道德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进阶性。作为促进人的道德发展的德育课程,也应该具有连续性和进阶性。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中小学德育课程分段设计,一体化建设的意识不强。课程改革前,小学设置思想品德,初中、高中设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后,考虑学段的年龄特点,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设置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高中设置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一开始,就强调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大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和德育途径进行了整体的系统规划。按照整体衔接的思路,2016年,开始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的思想品德,整体合并为道德与法治,对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进入新时代,“大中小学德育衔接”进一步提升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明了方向。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大中小学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体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了“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对大中小学德育教材进行一体化设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现为统一性和进阶性。统一性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统一、教学核心内容统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统一;进阶性突出不同学段的特点,做到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坚持统一性和进阶性,使大中小学思政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教育内容逐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一致性连贯体系。

课程目标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强调育人的完整性

心理学对品德的研究,提出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要素构成。德育课程属于德育范畴,但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却上成了智育课,注重道德知识讲授,忽视道德体验;发展道德认知,忽视道德情感。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核心在于知识,德育的核心在于情感。道德本质上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德育是触及心灵的活动,动情是德育的关键。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把握道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三维目标却变成了三条目标、三个东西。理论上,三维课程目标也不在一个层面,三者之间缺少整合。实际上,人是一个整体,很难按照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分解。培养完整的人,就是要整体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因此,每门课程都要思考本课程能够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做些什么?贡献些什么?这就形成了课程核心素养。课程核心素养是每门课程独特育人价值的体现,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核心素养以人为根本,超越了三维课程目标,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各学科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几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与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素养保持一体化,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将提出本课程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与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既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也体现出进阶性和阶段性。

课程内容 从道德教育走向道德与法治教育,强调内容的综合性

中国社会具有伦理本位的传统,因此,我国一贯重视道德教育,而较为忽视法治教育。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贯彻这一《决定》,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适时、相应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完成该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道德与法治课程,以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基本内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相关内容,构成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形成大德育的整体格局。

课程组织 从单一的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到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之前,中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科知识为线索来组织,属于学科课程。德育课围绕知识而教,学生掌握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知识。这种学科本位的课程进行的是知识德育。虽说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前提,但道德认知若没有经过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就会出现知行分离、知行不一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课程改革以生活德育为指导,以学生生活为核心和基础组织课程。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由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构成。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来组织。初中思想品德,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组织实现了从学科逻辑到生活逻辑的转换,德育课程也从学科课程转变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综合的德育课程从儿童经验和实际出发,围绕着儿童的生活,选择儿童生活的场景、内容展开教学,这样的课程不仅学生喜欢,而且也解决了学生道德发展中知行分离、知行不一的问题。但是,以社会为核心的德育课程,把德目隐藏于儿童生活之中,容易以生活遮蔽德目,导致德育课程的价值导向不明显、价值性不突出。矫正这一问题,必须平衡德育课程的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关系,避免过度强调生活性,弱化了价值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以学科为主线,以生活为暗线,以儿童心理发展为辅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将学科主题学习和不断扩展的生活结合起来,主题学习的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这样组织的课程,既凸显了德育的学科性,又使德育具有生活性,更加符合道德学习的逻辑。

学习方式 从知识学习到活动体验,德育课堂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

德育课程改革20年,不仅是课程标准、教科书文本在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实施,课堂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教师回忆说:“以前当社会课教师的时候,追求的就是在课堂上把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想办法让学生把知识记住就可以了。知识是唯一的,学生能够全部掌握,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的课堂就是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考试背知识。这种课堂现在已不多见了。教师更多地采用合作、探究、对话、讨论、体悟的教学方式,通过任务驱动、生命叙事、游戏、志愿服务、角色扮演、研修游学等活动,把教材中的学习主题与日常生活中学生道德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与需求联结起来,通过一些案例、故事,设置一些活动、情境,开展活动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分享、角色扮演、探究教学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增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课堂变得活跃了,充满了生机,德育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德育的实效性也显著增强。

改革走向 扭转功利化德育评价倾向,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20年,德育课程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好,现在已经进入了“精装修”阶段,实施最为关键。就德育课程实施而言,各地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凡是能够很好按照课程理念实施的,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总体来看,各地区成效不够平衡。有些地方,德育课被看作副科,不受重视;有些地方,德育课异化为应试德育,列入考试,追求分数。要改变这种状况,核心在于扭转功利化的德育评价倾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完善德育评价,要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程评价正在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强调发展性、过程性和多元性,使评价真正回归德育本体,回归立德铸魂。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的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05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