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小科学衔接
前不久,南京市六合区幼小科学衔接现场推进会在该区第一幼儿园河畔分园开展。自然真实的游戏环境、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以及孩子们投入的游戏状态,让现场观摩的小学教师赞叹不已。
“我能感受到游戏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这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思考怎样更好地支持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一位教师激动地说。
类似这样的推进会,在六合区已是“家常便饭”。随着《六合区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出台,被遴选出的6所试点园与6所试点小学,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已在构建双向衔接机制的路上加快了脚步。
“我们努力通过调适校园环境、建立联合教研机制、提升师资专业素养、开展家校合作育人等模式,全面推进幼小双向科学衔接,计划至2023年6月底前,在区内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六合区教育局局长王谷权说。
调适环境,将幼儿园“搬进”小学
本学期初开始,六合区双语小学雄州分校的师生们惊喜地发现,校园里多了5条“彩虹道”。这些印有太阳、向日葵、星星等卡通图案的小路,从学校大门开始,一直延伸至一年级5个教室的门口。
该校副校长曹峰告诉记者,每个班级都有专属的卡通图案,孩子们只要记住了自己班级的图案,就可以循着“彩虹”走进正确的教室,“这对刚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有趣又富有挑战的事情。”
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重心在小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小学要借鉴幼儿园环境布置,适度调整一年级班级环境和周边活动环境,减低新生的学习环境陌生度。
“‘彩虹道’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功夫花在教室里面。”曹峰说。无论是课程表还是值日表,只要张贴在教室里,教师都尽量使用简笔画和拼音来表示,降低理解难度。这也让一些原本枯燥的“规矩”都变得好玩起来。
六合区程桥小学的教师别出心裁地在教室里建造了“海洋馆”“动物馆”,将“动物”一起搬了进来。记者随意走进一个班级,发现教室的一个角落被栅栏围了起来,里面铺着稻草,盖上鸡窝,还放置了玩具母鸡、小鸡和瓢虫。
“老师,小鸡吃什么?”“小鸡的爸爸在哪里?”……孩子们下了课,就会围在鸡窝前,听教师讲述小鸡成长的知识,给每一只小鸡取名字。
在小学积极调适环境的同时,6所幼儿园也纷纷组织大班孩子走进小学,体验“神秘”的小学生活。孩子们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与一年级学生同上一堂课,观察大哥哥大姐姐们如何发言,如何完成作业……
“很多细节容易忽视,但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六合区第一幼儿园副园长张雅君说,“比如小学里男厕所和女厕所是分开的,但幼儿园大多是混在一块儿的,老师要是不解释清楚,孩子到了小学就会犯迷糊。”
聚焦课程,建立联合教研体系
环境调试为孩子们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做好了铺垫,课程开发才是关键。为此,《实施方案》明确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地方和学校课程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教育活动,确保一年级上学期15课时的入学适应教育活动安排。
为开发好课程,六合区建立了区、校(园)多级联合教研体系,全区幼儿园和小学就近结对,形成固定的园校教研联合体,常态化地开展教研活动、观摩活动,积极探索校本化入学适应课程。
“结对的幼儿园和小学每月开展两次以上联合教研或交流活动,区级教研活动原则上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区教师发展中心也设立了一批区级幼小科学衔接专项课题。”六合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平静峰说。
“一是周围环境不适应,二是社会关系不适应,三是学习方式不适应。很多小学教师看起来很正常的要求,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就是很难做到,我们必须让教师了解这一点。”六合区横梁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何祖友告诉记者。
被确定为试点校后,该校就与横梁中心幼儿园一起开展了专项调研。他们带动双方教师互相“串门”,了解对方平日是怎么上课的,孩子们的学情又是怎样的。几番交流下来,大家一起从孩子角度出发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设计课程时,我们充分吸收了幼儿园教师的建议,这对小学教师非常有启发。”何祖友说,联合教研促进了小学衔接课程的开发,目前课程有4个单元,分别指向学生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每个单元都设立了若干个主题鲜明、针对性较强的活动。“比如‘身心适应’单元,设计了‘我是小学生啦’‘做时间的朋友’‘我的新学校’3个课时,让孩子们熟悉校园、教室,了解小学和幼儿园作息时间的不同,学着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除了专门的幼小科学衔接课程,教师在日常备课中也颇费心思,力争让孩子们学得明白,学得开心。“我们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让孩子们使用花生米数数,他们很有兴趣。”曹峰笑着说,“一年级孩子认识10以内的数字,一般是用小棒或圆片等学具,但从幼儿园教师那儿得到启发后,我们用花生米当道具,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家校协同,共助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你好,我是瓜埠小学一(2)班的班主任,今天来拜访,是想和您交流新生入学的情况。”去年9月,六合区瓜埠小学教师陈凤至依照学校安排,对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逐一进行家访,宣传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缓解家长的育儿焦虑。
“到新生家中看一看、聊一聊,基本就能大致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对一些家庭特殊的孩子我们就心中有数了。”陈凤至说,“我们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家长共同讨论孩子入学要做哪些准备。有些家长比较担心孩子上小学会遇到困难,我会跟他们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是一年级最重要的。”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需要学校的努力、教师的用心,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因为疫情原因,南京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延迟至9月中下旬。在这之前,六合区不少小学都提前召开了全员线上家长会,让教师与新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横梁中心小学组织了8次线上生活学习指导,安排每一名新生进行线上自我介绍,并从“升旗仪式”“文明就餐”“从小爱阅读”等方面帮助家长和学生了解小学生活。
“孩子本来对上小学有点儿抵触,但在线上跟老师和同学交流了几次后,就特别想上学了。”横梁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孩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讲述学校发生的趣事,这让她感觉特别欣慰。“孩子这半年来上学很顺利,这与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
“幼小衔接推进半年来,我们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意识问题,要强化教师对科学幼小衔接的理解,更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王谷权说,六合区教育局将把幼小科学衔接开展情况纳入开学工作检查、教育常规检查和教育教学督导,并把家、校、园定期信息交流作为常态化内容,为家长提供更明确的家庭教育指导。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16日第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