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智慧教育奠基学生美好未来

——访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

发布时间:2022-01-22 作者:本报记者 王家源 徐德明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历史看和平。和平区是天津市核心行政区,是天津的政治、文化、教育、医疗、金融、商贸中心,拥有全市76%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和平区基础教育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天津基础教育的“领跑者”。近年来,和平区教育以“智慧教育,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核心理念为引领,跑出了高品质教育强区的“和平速度”。为揭开和平区教育的发展密码,本报记者专访了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

用“智慧教育,奠基未来”核心理念引领区域教育发展

记者:在教育信息化进入2.0的今天,和平区一直在探索如何实现“奠基未来”的“智慧教育”,如何理解“智慧教育,奠基未来”这八个字?

明建平:“智慧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远不止通常理解的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大智慧,如果没有教育智慧,教育工作是做不到高水平的;其次,“智慧教育”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让他们学会解题方法、考出好成绩,教育的目的更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再其次,要用智慧手段和路径来达到教育目标,智慧教育指出了教育实施的路径,需要借助更加智慧高效的手段包括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目标。

所谓“奠基未来”,是指教育的指向,教育不是指向考试、升学、就业,而是指向学生的未来、指向社会的未来。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我们现在的努力要为未来作铺垫、作准备。我们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未来的美好生活奠基,这是我们的基本想法。

记者:如何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区域每所学校?

明建平:“智慧教育,奠基未来”是我们区域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我们的教育文化和价值追求。首先,我们用区域教育核心理念引领各校的文化建设。各校的教育文化、价值取向要符合“智慧教育,奠基未来”的要求,各校主动对接区域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提出自己的学校文化。其次,加强校长队伍培训。校长队伍是区域发展的关键,“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某种意义上是有道理的,我们加强校长队伍培训,鼓励校长们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参加培训,包括长期的“影子培训”,并派校长队伍到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再其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强理念引领。只有先在教育理念上转变,才能有方法上、行动上的变化。目前,和平教育“智慧教育,奠基未来”的理念,正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落地中。

从课程到评价,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记者:区域层面的教育理念在推行过程中给学校、学生带来了什么变化?

明建平:最鲜明的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变化。在国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各学校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价值追求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这些课程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心灵。学校的课堂教学面貌也发生巨大变化,学生自动探究、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逐渐增加,让学生切身参与到学习之中,感到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学生的思维智慧得到发展。如果只是那种强压式、填鸭式的教育,学生的好奇心和灵气就会被磨掉,心智很难得到发展。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给了学生更多选择性,我们的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智慧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记者:除了课程和课堂,和平区在教育评价改革上也大胆尝试和探索,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明建平: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来看,“破五唯”任务依然艰巨,和平区也不例外,我们也在力推。关于评价问题,首先是如何评价学生,因为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最终都要追溯到对学生的评价上。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如果只注重分数评价,教师和学校就向这个方向走;如果我们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教育工作就会向全面培养的方向转变,所以必须要解决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详细方案和多维度指标体系,并且融合了信息技术手段,把对学生的评价由原来的只注重分数,转变为对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评价,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在推进教师评价改革。其实,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如果建立起来,对教师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都不是问题。

当前,我们对课堂教学、作业设计、校本教研的质量均建立了一整套评价标准。应该说,我们是在系统地做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包括我们正在筹备建立区域性的质量监测中心。在考试次数减少的前提下如何监控教育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参照国家对教育质量监测的有关办法,正在着手建立区域性的质量监测机制。

法治领导力是区域教育治理的关键能力

记者:您认为法治领导力是区域教育治理的关键能力,这个怎么理解?

明建平:区域教育的法治领导力,简单说,就是对一个区域的教育进行依法治理的领导能力。区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校数量多,利益相关方多,需要协调的关系复杂,教育话题又高度敏感,凭个人威望、管理经验进行治理是很难的,必须依靠法治。法治领导力是区域教育治理的关键能力。

和平区教育以法治领导力为准绳,完善了教育治理的结构体系。比如,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明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边界,用制度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行政介入,加快建立新型政校关系;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和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整合规范各类会议,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综合运用服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等现代治理手段,让学校办学自主、释放活力;将“双减”工作与教育评价改革一体推动,研究出台近40个指向学校办学质量、教师育人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的改革文件,引领学校提质增效。

提高法治领导力,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依法治教不是局长、校长一个人的事,需要带领所有相关人员特别是管理干部一起走向依法治理的道路,法治领导力是区域教育的领头人和干部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要善于通过依法治校、章程建设,将法治理念转化为学校的制度、文化,以此来推进区域教育治理。同时,区域教育治理的本质是多元共治、民主参与,要不断拓宽各类群体参与学校工作的渠道,从而形成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民主监督、多元参与和利益仲裁等机制,维护相关主体的权利,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记者:作为教育强区,和平区教育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在哪里?

明建平:和平区教育是天津基础教育的高地,但问题依然存在,今后要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首先是高质量发展问题。中高考分数领先与否已经不能作为评价区域教育发展的指标,要注重内涵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借助“双减”工作倒逼改革。其次是优质均衡发展问题。推动学校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已通过硬件补短板、教师交流、校长轮岗、集团化办学等举措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全区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包括高中的均衡化问题,依然是和平区教育“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再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目前教师队伍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最近几年有两个极端现象:一是老教师比例较大,如何让他们跟上时代发展,是个难题:二是补充的新教师较多,如何尽快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带领和平区教育走上新高度也是一个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和平区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22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