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北·冬奥志愿者

一言一语 沟通世界

发布时间:2022-01-29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松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今天咱们有消防和安保方面的翻译任务,现在把任务分发给大家,13:00前交回审校。”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临近,相关志愿工作日趋繁忙。近日,在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语言服务经理董帆一番布置后,志愿者们马上行动起来。

8:15,分工5项,各司其职;10:45,版本确定,发布到工作群……用2个多小时,志愿者团队高效完成了分配的工作。

“大到冬奥会的有关文本,小到路边标牌指示,我们都以最大努力认真对待。因为赛时翻译工作的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看到最终整理好的文件,作为语言服务助理的河北外国语学院学生李军娜和小伙伴们露出笑容。

由于赛会口译笔译工作的特殊性,他们1月6日就抵达张家口赛区,每天在场馆进行语言翻译综合能力及冬奥专业术语知识的培训。“一丝不苟,全力以赴,这是我们共同的服务宣言和工作态度。”李军娜说。

从2017年开始,为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志愿者服务冬奥会,河北外国语学院每年投入3200余万元,开设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冬奥会参赛国家的小语种。目前该校已开设75个语种,覆盖所有参赛国家的官方语言。如今,河北外国语学院46名在校大学生成为冬奥会语言专业志愿者。

“作为转播商,我不得不说,志愿服务者Zhao非常专业且友善,在全程远程语言服务中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我要给Zhao点一个大大的赞!”芬兰转播商工作人员阿努女士高兴地说。阿努女士口中的“Zhao”,是来自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赵昕遥。

“这次任务不仅检验了专业功底,还锻炼了我的问题预见、应急处置和工作统筹能力。”赵昕遥说。从21日至24日,他连续3天为芬兰转播商提供语言服务,对接协调芬兰转播商有关用车,通话总时长近2个小时。

像李军娜和赵昕遥一样,河北外国语学院的语言专业志愿者们工作覆盖面广,服务对象语种多样。

面对一个即将到来的忙碌而充实的虎年春节,赛场的志愿者们却乐在其中。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29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