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师生村民喜相“缝”

发布时间:2022-02-11 作者:本报记者 蒋亦丰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新春走基层


“听说有大学老师和学生来村里免费改衣服,早点去好占个位置。”下午1点,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东新村的陈大姐迫不及待地拿着裁剪好的几块布料来到村头的文化礼堂。


这个日前举行的活动原本下午1点30分开始,还不到开始时间现场已人头攒动。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时装技术学院的4名专业教师和7名学生,还有两台缝纫机加上几箱子的工具、布料,现场布置的几件曾在全国大艺展上获一等奖的作品,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巧手改衣”有别于普通的缝缝补补。


项目负责人汪珊介绍,该活动脱胎于学生的专业课程,最初是为了宣传环保理念,在校园、社区用最难降解的牛仔布料进行改衣。由于广受欢迎,活动开始走进农村,用的布料也五花八门,既符合村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又会适当加入一些时尚元素。


接过陈大姐的几块布料,学生张亦涵迅速识别出这是德绒料,这种布料色彩淡雅、手感舒适。张亦涵决定用它裁剪一套贴身的打底衫,几套动作下来,陈大姐打心底里佩服——这个年轻的娃娃手艺不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越来越多。有的想把老伴的裤子改小点,有的发愁羽绒服破了怎么办,有的要把孩子的连身裤拆成上下两件。村委书记金松良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没有专业的裁缝,家家户户的老旧衣服被扔掉的居多,“怪可惜的,我们把改衣活动的消息发到17个村民微信群,很快得到响应,今天过来的人数超出了预期”。


多数村民从实用角度提出修补要求,也有部分村民表达了对时尚的追求。小姑娘沈英带来了一件几年前买的麻布格子衬衫,衣服还能穿,但款式略显老气。专业教师钱狄青思索一番后,找来纱巾、里料,将纱巾缝至衬衫背部上方,将带花纹的里料裁剪成若干块,缝至胸袋、袖口处,衣服瞬间变得年轻起来。看到改造后的衬衫,沈英有些激动:“原以为时装是模特走台的专属,但这件衣服我平时也能穿得出去。”


研究服装时尚的教师刘丽娴认真观察着每一位走进文化礼堂的村民,时不时还做些记录。她对记者说,“巧手改衣”活动为师生了解普通大众的服饰风格提供了新鲜素材,“这两年,服装界掀起了一股国潮风,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中汲取更多灵感”。


为了给大伙传递更多的时尚理念,刘丽娴现场邀请村民李福娣上台当模特,拿出学生设计的服饰,给李福娣搭配出不同的效果,同时介绍明后年的流行款式和颜色。台下的村民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爆发出喝彩声。结束模特首秀后,李福娣略带羞涩地说:“现在生活好了,衣服也要穿得好。”


历时4个小时的“巧手改衣”活动,共免费为村民裁剪、修补、改款近百件衣裤,学院党委还与村党委签约,成立党建共同体。学院党委书记吴跃峰表示,学院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通过师生党员送服务下乡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时尚元素。

《中国教育报》2022年02月11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