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创意之“马”不能挣脱监管的“缰绳”

发布时间:2022-06-07 作者:杨环环(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回放

最近某服装品牌因旗下童装再现画风诡异图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现已责令该公司对相关问题童装509件做下架处理。

主持人语

阴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

每个成年人都曾经是儿童,每个儿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面向儿童的所有产品关乎教育实现、关乎家庭幸福,甚至关乎国家未来。儿童之事无小事,儿童之事要重视。东北师范大学的三名学生就“问题童装”事件,从官方监管、企业责任、家庭把关三个层面予以深入讨论,视角独特,值得一读。

 

画风诡异怎能以创意为借口?童装品牌为何一错屡犯?对于童装市场的监管,有必要贯穿市场准入及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

平台是找出问题的切入口。不论是社交平台还是官方专业平台,都对市场监管起着重要作用。此次“问题童装”事件的开端是消费者在微博爆料,事件相关话题阅读量破1.1亿,继而引发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表明给大众提供便捷的发声渠道,畅通发声平台,是健全监督体系的关键。除了社交平台助力民意传达,官方举报平台近年来也发挥着强大的功能。新华社报道指出,今年以来,全国12315平台共接到儿童用品投诉举报5.16万件,同比增长152%。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3.03万元。同时,官方举报平台也需继续完善服务,积极回应和解决大众反馈的问题,让违法企业难逃监管的法眼。

品牌方和设计者表现自己的创意无可厚非,但也需考虑使用对象和使用渠道。创意一味标新立异便如同脱缰野马,若对儿童甚至全社会产生负面效应,则难辞其咎。创意的使用和传播需要遵守社会法规和伦理。

童装监管还需严查追责、落实到人。本次涉事企业去年就因包含暴力、性暗示、暗黑等元素的图案引发社会风波,今年仍旧重蹈覆辙。这也表明对其先前的处罚未击要害。但本次事件官方的快速响应值得认可,今后相关监管部门仍应加大对违规儿童产品的惩处力度,具体到创意、制作、上市的各个环节,追查到个人,落实到位,让儿童和创意都能沐浴在阳光之下。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0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