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潜心静悟 执着前行

发布时间:2022-08-11 作者:崔成林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不知不觉已到退休之年,虽然我“退而不休”,但情随事迁,依然感慨万千。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中师生”,虽“天没降大任于我”,但照样苦我心智、劳我筋骨。任教学科从地理、政治到语文、历史;任教学段从初中到高中,又从高中到初中,学校合并变迁。我边干边学,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丰富的经历积累成丰厚的教育财富。

书海漫游其乐无穷

刚参加工作时,我意气风发,自以为能“大展宏图”。但当我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常有“无用武之地”的困惑:怎么才能让学生“记得住、用得上、考得好”呢?我常常从学校图书馆和教育期刊中找答案。记得有一次,得知学校清理阅览室,许多报刊将被作为废纸卖掉,我立即找校长“走后门”,想筛选一些废旧书刊,校长爽快地答应了我。我选了数十本“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类的刊物,静心研读。从此,我喜欢上了教学研究,也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

20世纪90年代,我对教研懵懵懂懂,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赛、教案评比活动,还尝试向教育刊物投稿。书稿投了退、退了投,文章没发表一篇,退稿已装满箱。好心人劝说,好事人讥讽,我依然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坚持换来了收获,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姓名变成铅字,我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乱蹦乱跳。

担任学校中层后,我看到刊物上的好文,就如获至宝,赶快收藏,至今家里还收藏着上百份报纸杂志。我不知疲倦地阅读、写作、投稿,起初虽然“石沉大海”多,但我依然在教育刊物间“徜徉”,自得其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铁路教育》《山东教育》上发表几篇拙作后,稿件又被国家级核心期刊录用,这给我增添了许多自信。

2002年,因工作需要,我创编了校刊《思学》杂志(原山东济南铁路局泰安铁路中学历史上第一份自办的刊物),为师生发表个人感思开辟了一块园地。这份校刊使我得到锻炼。起初,组稿、审稿、打字、排版、发放都由我一人承担。为编排好版面,我逐渐熟练运用排版技术;为提高刊物质量,我篇篇斟酌、字字推敲,提高了文字功底;为增强可读性,我阅读了大量报刊,精心推敲“美文佳作”……在阅读、写作、修改、编辑的过程中,我的视野开阔了,对课堂教学也有了新认识。

课堂改革助我成长

有人说:做课堂教学,应该如履薄冰,且不可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之心。为了赢得学生的认可,在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学习,一有机会,就溜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取众家之所长,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常改常新。学校有上公开课、研讨课以及外出赛课的机会,我都积极争取,只为开眼界、长见识。

2004年10月,我被调整到学校教科室工作。本来就对教研情有独钟的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青春。2005年年底,创新教育“新道德”课题开题会在泰安召开,我校是现场学校之一。在做会议服务的过程中,“创新教育”高瞻远瞩的视野、耳目一新的理念一下子把我征服了,我从此与“创新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8月份,我参加了总课题组会议,这是我第一次和“创新教育”核心组成员面对面交流。专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民主的学术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置身这种交流、探讨的研究中,我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那年暑期,我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通读了“创新教育”相关著作,深刻理解“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便于记忆和掌握,我还把其内涵概括为“12345多元”,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之后,我有幸加入了“创新教育”课题研究,在课题组专家帮助下,提出了“新双基”教学目标。

2007年起,我把“小组合作”引入课堂,逐步形成“个体学习、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班级学习”相结合的“互教互学”课堂组织形式。当年,媒体报道了我的教学事迹。

2008年春,我开始关注“智慧·实践”课堂范式建构。为贯彻“智慧教学·外化展示”的理念,我在原来课堂教改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互教互学”学习模式(又称“展示教学法”)的尝试。以“内容转化为问题,问题生成为表达,表达建构为意义”为特征,通过学生“说、谈、演、写”等学习活动,把课堂构建为学生“即知即传”和师生“智慧共享”的实践场,打破了灌输讲解的教学局面,摆脱题海战术,达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教学效果。

2011年年底,我被调到学生教务处工作,主持学校“思维碰撞”课堂的建构。教学改革需循序渐进,为说服全校3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改课”,我用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观点、理论反复论证,最终达成共识:以“朴实高效,智慧灵动”为目标,为学生创设对话、争辩的机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亲临课堂观摩后欣喜地说:“‘思维碰撞’课堂呈现了丰富的、有序的、多元的思考,是一种关注生成的课堂。”此课题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实验过程中,我课前苦思、课后反思,书写博文记录心路历程。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我常和学生沟通,常盛情邀请老师听课,还自己花钱去先进学校观摩、请名师到我的课堂指教……

集中注意力做事,内心平静,就会激发人的潜能。随着研究的深入,我的约稿日渐增多,对外交流机会不断增加,这促使我深入研究教学理论;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又促使我不断总结经验;参加各类听评课则促使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2020年,我登上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培养的讲台。

三十多年来长途跋涉,一路艰辛,但沿途都有风景,内心依然狂热,我会继续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共学共研,为更多教师铺就成长的“快车道”。

《中国教育报》2022年08月1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