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防网游沉迷监管应升级

发布时间:2023-03-10 作者:任海涛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两会快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燕提出的“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引发热议。网络游戏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的确存在一系列的不规范问题,造成了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沉迷网游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出现近视、腰颈疾病,心理上出现焦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沉陷于虚拟世界而丧失学习、社交、生活的欲望。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现象,许多代表委员给出了关于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建议,主要观点包括全面禁止网络游戏、建立分级制度和发展功能性网络游戏等。实际上,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外部来说,政策、监管要同时发力,为未成年人打造坚固的防护网;从内部来说,要通过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网游。

完善网络游戏行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全流程的防沉迷整治机制。在前端的游戏上架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杜绝存在暴力、血腥或者违法违规元素的游戏上线运营;在中端的游戏运行过程中,应由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分级管理制度,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游戏的暴力程度、成瘾风险等要素进行分级,明确提示游戏的适龄人群等;在后端的游戏监督过程中,对于发现存在未成年人沉迷现象的游戏,应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游戏开发商必须明确提示游戏的成瘾风险,并对游戏使用设置必要的限制,如设定游戏时间等;要对出现违规现象的从业主体进行严厉处罚。

对待网络游戏不能“谈虎色变”,可以通过开发各类技术手段,增强家长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控制程度。可以通过在账号注册、游戏登录、现金充值等环节设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以技术手段补全漏洞。也可以开发家长监管系统,为多种游戏设立统一的家长管理平台,向家长及时反馈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

积极发展功能性游戏,向未成年人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健康向上的游戏选择。一些游戏的玩法对玩家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有着正向的价值引导。这种游戏通常不是单纯提供感官刺激,而是关注玩家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获得,如健身游戏、音乐游戏、教育类游戏等。这些游戏不仅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同时也能对玩家的身心健康和知识提升有所帮助,满足玩家更高层次的需求。功能性游戏的发展,也可以改变家长对游戏的刻板印象,形成游戏产业的良性发展生态。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0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