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曾言:“当教育传达出对学生的善意、信任与关爱时,唤醒的是学生的向学之心和向善之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学习困难,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进而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儿童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表现,就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和观察角度。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快速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成为常态,线上教学模式得以在全国各地普及应用。笔者此前对全国各地的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线上教学往往受网络传输、服务器和软件设计、教学硬件、班级体量、课堂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影响和限制,使得教师与学生间很难形成积极活跃的互动,导致授课陷入单方面输出的境地,教师难以通过学生的课上表现了解教学效果。
在我国悠久深厚的教育传统中,先人已经意识到非言语要素在教学中的意义。《礼记·乐记》中记载“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古文有“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的表述,都强调了肢体语言或者说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科学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被引入到我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在该领域开展了很多有益探索。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开始重视课堂互动中的非言语因素,并主动加以利用和引导,但是教育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对教师课堂肢体语言的研究,且对于小学课堂肢体研究一般多限定在特定领域,比如体育和艺术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必须更加系统和完整地观察与研究课堂上师生的肢体语言,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肢体语言研究。而在课堂上,教师较多关注智力因素,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身体信号的传输。我国小学课堂上,学生数量相对较多,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维持课堂秩序,引导学生保持安静、遵守纪律规则,确保知识传授顺利进行,同时对儿童进行基础阶段的社会规范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表征,科学看待学生身体行为,通过研究课堂肢体语言,掌握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利用学生肢体语言提升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要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相对精准的认识。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往往通过肢体语言呈现出来,教师要善于运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分析,做有温度的观察者。同时,教师要能够见微知著,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肢体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号,及时作出判断和分析,并给予必要的反馈。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在课堂上观察到的学生行为类型,了解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特别是针对某些有困难的儿童,要理解他们肢体语言传递的信号,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小学一年级新生为例,多数学生在入学初期,仍长时间处于适应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这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儿童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因此课堂肢体语言会格外丰富。这种丰富的肢体语言也给了教师观察和评估教学效果的契机。教师应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直接了解学生的困惑、焦躁、疑问,从而及时作出反馈和调整,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
其次,要顺应和利用儿童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一味强调课堂纪律而将学生禁锢起来的做法,但是也应避免用力过猛,试图通过夸张的行为和声音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学龄前期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和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更加倾向于多维度的感知,相较视觉和听觉,儿童的身体感观部分更能唤起课堂回忆。课堂移动、空间变换都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笔者曾参与北京某小学的课堂教学实验,在“认识形状”一课中,教师改变了课堂编排形式,使用圆桌分组互动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通过图形示范、请学生到讲台前展示等方式,建立起有效的互动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既给了小学生进行自我姿态调整的机会,也舒缓了传统课堂久坐的疲劳感,同时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了记忆。因而,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出色的导演又是优秀的话剧演员。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引路人,应通过对学生的课堂非语言行为的敏锐观察,及时对自己的“表演”作出调整,通过言语与非语言手段相结合,与学生积极互动,开展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再其次,要善于运用和借助科技手段开展分析和研究。人工智能是当今飞速发展的领域,目前,上海、深圳等部分城市的小学已经开始引入智能分析系统辅助开展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肢体语言可以从多方面提供关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程度的实时信息反馈,但学生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各有不同,其肢体语言表现也各有差异,然而课堂上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或者直觉选取部分学生重点予以关注。而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引入智能课堂分析系统,可以敏锐捕捉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动作和表情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运用大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让教师更深入、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反应,探索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将学生肢体语言作为改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重要参考,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系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19日第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