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国际化勾勒数字教育全球新画卷

——我国教育数字化进展系列综述之三

发布时间:2025-05-14 作者:本报记者 林焕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数字教育 引领未来——聚焦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确保公共数字学习平台普遍访问和有效使用的杰出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教学和学习更加普及,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2023年9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在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颁奖仪式上说。

  该奖项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颁发给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2022年3月,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2024年,平台国际版上线。如今,平台已面向200多个国家、1000多万海外用户提供服务。

  这是中国推动数字教育国际化的缩影。近年来,中国数字教育扬帆出海,拉近了山海的距离,拓宽着世界朋友圈。

  在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主旨演讲中说:“数字教育的发展,能够让不同国别、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青少年在共同的数字空间里共学共思、共同成长,能够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更密切地开展人文交流,从而加深交流、理解、包容和信任,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可以说,数字教育的国际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格局的重要部分,亦是大国担当的生动诠释。

  我们看到,资源出海——2013年中国开启慕课建设,经过10余年发展,如今中国慕课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打造鲁班工坊,已建有8个资源库,用户超过18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资源板块,分别面向全球学习者提供约780门课程和151门课程;向全球学习者提供全球融合式课程和全球融合式证书项目,与全球30余家知名高校和在线教育机构合作搭建课程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渠道……

  各地各校成为推动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生力军。广东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推动粤港澳高校常态化交流与合作,输送13个学科门类748门课程到香港KEEPCourse平台,港澳学生获益人数超过10万;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通过东盟项目外派中文教师积极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东南亚国家的深化应用;武汉理工大学打造理工智课平台,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合作引进优质课程……

  我们看到,智库出海——中国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等国际多边组织;连续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创办英文期刊《数字教育前沿(英文)》(Frontiers of Digital Education);启动建设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实施了金砖数字教育能力建设计划;连续发布《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等报告和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等,为世界各国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借鉴……

  我们看到,技术出海——中国教育部联合企业、高校为亚洲、非洲地区学校捐赠软硬件设备、优化校园网络、援助建设数字校园,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数字人才提供方案指导和技术支持……

  在数字教育的道路上,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

  202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中国指数排名从第24位跃升到第9位——在全球数字教育变革中,中国已位于引领之列。

  当前,人工智能掀起数字化的新高潮,“教育何为、教育向何处去”成为全球共同思考的时代命题。

  为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全球数字教育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力,今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国际化,从资源的共建共享、人才的联合培养、教育的协同治理等方面深化国际合作,塑造中国数字教育的国际品牌。5月14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武汉举办,其主题正是“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世界各地的经验、思考将在荆楚大地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中国必将以一个大国的气度与担当,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数字教育的发展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4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