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持续十年邀请科学家担任研学活动导师——

教育,在旅行中发生

发布时间:2025-08-08 作者:向晏平 牟馨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来自成都七中、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绵阳南山中学等四川省内中学及山东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40余名学生参加了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下称“四川省优促会”)第十期中学生导师制研学旅行,他们首站走进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的“沙漠土壤化”科研基地,在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易志坚及团队的带领下,开展了体验式研学活动。

  邀请科学家担任研学导师,将学习传承科学家精神融入研学活动中,是今年四川省优促会研学旅行的创新之举。当学生们踏入“沙漠土壤化”科研基地,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叹不已。这里与他们想象中的沙漠截然不同,没有漫天飞扬的尘沙,只有青葱的玉米叶在风中簌簌作响,大片的绿洲在沙漠中格外醒目。

  从沙漠变绿洲并非偶然。从2016年起,教授易志坚带领多学科科研团队根据力学原理,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等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和大规模产业化推广,让“散沙”获得与自然土壤一样的“生态—力学”属性,实现防沙治沙和生态一体化恢复的功能。

  当夕阳洒向乌兰布和沙漠,一侧的沙漠和另一侧的沃野泾渭分明,学生们亲眼见证了“沙变土”实验。易志坚勉励大家“要敢于跨界,敢闯无人区,用科学原理和事实说话”。学生们跟随教授的讲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学生田株铢很好奇:“这一技术是否可以用于盐碱化土地的改良?”在观察到治沙普遍使用的草方格后,学生李傲宇建议:“可否将草方格技术与沙漠土壤化治理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展现了学生对实际应用的关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山河为卷,贤者为师。据悉,今年是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中学生导师制研学旅行的第十年。30余所中学与高校180余名优秀学生在教育、文化等领域专家的带领下,实地考察探访四川、吉林、青海、云南、甘肃、新疆等地的40多个人文与自然景点,于行走中感知世界。十年间,四川省优促会在此项目中公益捐赠累计超250万元。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教育,在旅行中发生。通过走进科研基地与科学家面对面,更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报国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一定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四川省优促会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08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