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政治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宋学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仅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更在于以政治引领凝聚了东方反法西斯力量、以战略实践支撑了世界反法西斯格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这些重要论述,是从大历史观出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科学判断。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举世瞩目。作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整个世界文明的意义已经得到历史的验证。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反法西斯战争赢得胜利的重要政治力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种作用贯穿抗战的全进程,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关键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是全国能够形成空前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局面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旗帜,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引领抗战方向。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是最早提出武装抗日、最坚决推动全民族抗战的政党。国土沦丧,局势严重,中国共产党勇挑历史重担,鲜明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一主张彰显民族大义,代表人类文明前进方向,迅速赢得全体中华儿女的积极认同和广泛支持。面对强敌侵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武器,团结就是胜利,中华儿女展现了一个热爱和平民族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顾全大局、不怕牺牲个人的民族情怀。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做起,从民族命运出发,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向中国人民展现了纯粹的初心、卓越的能力和深厚的情怀。正是这种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担当,让中国人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有效的组织、正确的策略、积极的政策和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迅速赢得了民众广泛而积极的认可。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创造出符合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到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战术,以灵活机动的方式袭扰日军交通线、据点和后勤,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平型关大捷后成为“鬼话”,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被极大鼓舞起来。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彰显了敌后军民的强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毛泽东同志在全国抗战开始后就明确提出:“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作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从东北抗联的14年苦斗到敌后战场的顽强抵抗,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意志为民族存续筑起了血肉长城,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锤炼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之师,具有开明的政治情怀,是制约法西斯势力、缩短法西斯战争的加速器。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刻,毛泽东同志科学界定了战争的性质,他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给予中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以巨大的信心支持。一部抗日战争史,昭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战胜野蛮的历史真理。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可能胜利的。中华民族精神蕴含丰富的正义追求和和平创造能力,面对粗暴武力和外来压力从未退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教育了中国人民如何在危机面前维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气概,代表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以及社会各阶层对全面抗战路线的广泛拥护,并最终赢得这场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核心在于其抗战路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于其对抗战的政治领导作用深得民心,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以大历史观视之,将中国共产党的反法西斯实践置于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主轴看,中国共产党突破了旧式反侵略斗争的局限,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解放道路,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具有扭转乾坤的意义,也根本改变了远东的国际政治形势。将中国战场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可以揭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从“被动卷入”到“主动塑造”世界反法西斯格局,成为连接东方战场与全球反法西斯力量的关键纽带。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关键时期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以坚定的政治方向,锚定抗战全局,坚定抗战信心。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思潮,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阐明抗战规律,为全国军民提供了思想武器。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从中日双方的特点出发,分析阐释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指出胜利的关键在于坚持持久战和动员全民族力量。这一理论彻底驳斥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论调,统一了全国军民的思想,成为指导抗战的纲领性文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内投降主义抬头,部分人主张“曲线救国”,而日军则“诱降”与“扫荡”并用,试图瓦解中国的抗战意志。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政治定力,成为稳定全局的关键。这种坚定性,让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局势中始终成为“抗战到底”的旗帜,凝聚了全国进步力量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广泛宣传抗日主张,使“抗战到底”的信念深入民心,让各阶层认识到民族命运与个人命运休戚与共,凝聚起了近代以来最强大的民族向心力。1940年7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团结到底》指出:“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因此,共产党员要作抗战的模范,也要作团结的模范。”“一切共产党员须知:我们发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必须坚持这个统一战线。现在国难日深,世界形势大变,中华民族的兴亡,我们要负起极大的责任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科学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思想引领和战略指导作用。这一科学理论通过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战略战术的灵活创新、群众力量的充分动员,在复杂战争环境中承担起凝聚民族力量、引领历史方向的使命。

  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以广泛的动员、坚韧的斗争、科学的路线,始终引领着抗战的方向,从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到开辟敌后主战场,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凝聚全民力量,其作用贯穿抗战的各个阶段,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不仅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更在于以政治引领凝聚了东方反法西斯力量、以战略实践支撑了世界反法西斯格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8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