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近年来,全国已有多地探索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能够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增设中小学春秋假还有诸多利好之处。比如,方便家庭出行,避开人挤人的旅游高峰期;增加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纾解他们的学业压力。
当然,推行春秋假不可盲目,要因地制宜。例如,此次九部门出台的《措施》明确指出,要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等因素,探索设置春秋假。我国幅员辽阔,东与西、南与北之间气候差异大,推行中小学春秋假不宜“一刀切”。如果全国各地同一个时间放春秋假,旅游景点必然也会出现人挤人的“扎堆”现象。在探索设置春秋假的过程中,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结合本省市、本地区实际,确定假期时间段,甚至可以把确定春秋假时段的权限交给学校。
对中小学生而言,春秋假提供了一个户外研学旅游的好契机。文旅部门可以会同商务部门在中小学春秋假期间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指导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场馆与春秋假紧密衔接,广泛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假日活动。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要考虑部分家庭在春秋假时段无暇照管孩子等因素,出台有关配套措施与办法,把好事办好。对此,可以借鉴一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例如,浙江省杭州市早在2004年就开始全面试行春秋假制度,已经施行了20多年。春假期间,学生若无人照看可以由学校进行免费托管。在此阶段,学校会开展体育、文艺、科技等丰富的活动。
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有助于学生和家长平衡好学习、生活、休闲之间的关系。期待这项制度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土壤上,产生良好的正向效应。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2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