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淄博高新区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良率四年提升10个百分点——

将体育融入成长每一步

发布时间:2025-09-27 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张桂玲 孙珂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良率从2021年的42%,提升至2024年的54%,四年提升10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近日,记者在山东省淄博高新区采访时,一份当地学生的体质健康报告显示,近4年来,淄博高新区全区学生的超重率下降了2.02%,近视率也同步下降了3.3%。

  “发生这样的变化,说明我们‘以体育人’的路子走对了。”淄博高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袭峰说。针对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问题,淄博高新区教育系统近年来紧紧盯住“以体育人”这一头等大事,牢牢抓住四大关键环节——教研、课堂、训练、评价,创新实施科研驱动、课程联动、动态评估、贯通培训“四轮并驱”体系,进行系统设计、精准发力,构建起以体育人的“全链条”体系,形成了全区学生从“动起来”到“笑起来、强起来”的喜人态势。

  “传统体育教学往往是凭经验、靠感觉,现在我们要用数据说话。”淄博高新区体育教研员赵飞翻开一份《青少年体能发展曲线图谱》解释道。这份依托省级课题“数智驱动:小学体育精准教学研究”绘制的科学图谱,精准标注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素质发展敏感期,成为全区体育教学的“导航仪”。

  实现以体育人,课程是关键通道。淄博高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集中全区体育教师骨干力量,研发了《区域体育素养进阶指南》,将体质健康目标分解为“基础体能+专项技能+健康行为”三维体系,精准嫁接“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学校构建特色课程。基于“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标理念和“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思路,实现了“课程联动”。

  淄博高新区第二小学以篮球技能提升为切入点,创设了篮球系列课程;淄博高新区第四小学以趣味跑酷为抓手,设计了针对不同年级的五个体能创意赛道,全面发展学生体能;从傅山幼儿园38亩地的自然运动乐园,到科学城实验中学“全员上赛场”的排球嘉年华,“人人有特长”贯穿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与此同时,淄博高新区多所学校开发了“多元化课间微运动+主题化大课间活动+立体化课堂教学+智慧化课后锻炼”时序化课程链,学生日均运动时长提升40%,不仅做到了开齐开全体育课,还全面落实了学生每天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措施。

  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以“学有深度、练有广度、赛有温度、评有精度”为路径,将规则意识、抗挫力培养融入日常体育教学。学校特邀世界跳绳冠军驻校授课,3501名师生共同跃动绳彩,编织出了“人人会跳绳”的生命律动。

  将特色体育活动融入日常体育教学与大课间,也是淄博高新区推动以体育人的一个重点。淄博高新区第九小学重点发展器械体操特色运动,“人人都会侧手翻,人人都能炫器械”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景观:每天上午40分钟“阳光大课间”,包括“激情武术魂+速度花样跳+活力炫器械”,让学生在挑战中提升自信;下午35分钟“微风大课间”,以“趣味花样跑+动感体能操+炫酷大体操”的组合练习,让学生收获“身上有汗,心中有梦,脚下有力”的运动之乐。

  “体育课不仅是体能锻炼,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赵飞认为,通过“评价+反馈”的模式,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习惯和意志品质得以量化跟踪,也让学生的动力更足。

  华侨城学校推行的“数据+成长”双跟踪评价反馈机制也十分亮眼。该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体质健康数字档案,并依据档案数据制定个性化活动方案,开展个性化训练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配上了专属“健康管家”。与之配套的“运动护照”打卡系统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技能晋级—校级联赛—市级争冠”的进阶式培养路径,让学生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成长历程。淄博高新区第九小学的“AI运动小站”也实现了跨学科联动:体育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联合开发的可视化评价系统,让每个动作都有了“数据画像”。

  “以体育人的核心在于通过运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淄博高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杨磊表示,“当体育与课程、活动、评价深度融合时,不仅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能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抗挫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希望以‘无处不体育’促进学生‘无处不精神’!”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7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