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培育“强国之师”的必然之举。长江职业学院秉持“匠心至善、和合共生”的办学理念和“技能成才、人人出彩”的育人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扎实、技能精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积极探索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为建设教育强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力量。
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打造师生精神新高地。学校鼓励教师秉承教育家精神,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实践,推动师生成长共同体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指导,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体会到学生的尊重与反馈。医药护理学院辅导员张晓英利用假期走访湖北、河北、宁夏等地学生家庭,精心策划“今日吃橙”乡村振兴等20余个特色主题班会,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爱、用心、用情助力学生成长,被誉为最暖学生守护者、宝藏辅导员“英子姐”。
“英子姐”是学校教师团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涌现出“湖北名师工作室”团队、“职业教育技能名师”李慧、连续22年做白血病患儿的心灵摆渡人的“荆楚好老师”韩淑萍等一批优秀教师。他们以青春护航人的责任与担当、爱心与奉献,引导学生技能成才、人人出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内涵。
强化教育家精神践行,探索特色发展新路径。学校用专业建设的实际成效诠释教育家精神,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紧贴市场需求。
聚焦专业群建设,学校打破传统唯学历和科研成果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重视企业实践经验,近年来新进教师中有华为、华工激光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经历的占比过半,一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留校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实施“双兼双聘”机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激发了产、学、研、用的教育创新活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李然、祁江源获得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虚拟现实工程技术赛项金牌,18位教师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王振刚等多位教师担任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裁判长、技术专家组组长或技术指导专家等。
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名师领军教师团队”建设。实施名师培育工程,依托校内名师与行业大师,打造领军团队,促进理念创新、项目研发与成果展现。如“湖北名师”李梦玲教授团队荣获全国现代学徒制建设成果典型案例;按照“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业界兼职教师”的团队组合模式,遴选出11支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10位“长职名师”。
强化教育家精神激励,展现服务区域新作为。学校坚持以教育家精神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努力建功新时代。
学校把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精准对接、有效匹配,遵循“因产而生、向产而长、随产而兴”的办学规律,确立“区域性、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办学模式,以科教融汇为关键突破口,全面融入湖北先行区建设主战场。积极构建校、政、企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等形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融合起来,让教师们把“小我”融入“大我”。
学校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与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组建湖北省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企业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攻关,学校选派年轻博士生赴企业跟岗锻炼。学校还搭建教育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新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地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新城葛华片区(中部电商基地)的区位优势,聚力对接航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与鄂州临空经济区携手共建花湖临空经济学院和临空经济研究院,创新临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系长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30日 第0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