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明确主线任务 做好时间管理

发布时间:2025-10-03 作者:刘文尧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一课堂”是专业课、公共必修课,是那些需要坐在教室里听讲、需要熬夜复习备考的课程。“第二课堂”则是在教学计划之外,自主选择的实践活动,如学生会、社团、实习等,它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重要补充。

  如果把大学四年比作建楼,那么“第一课堂”就是打地基、建主体结构。这是大楼看不见,但至关重要的部分,决定了这栋楼稳不稳定,能盖多高,好不好用,能用多久。基础课程像是地基,如果地基没打好就着急建楼,那这个“豆腐渣工程”迟早会坍塌;核心专业课就是这栋楼的骨架,是承重墙,它定义了你是什么“楼”。

  “第二课堂”则像是大楼的装潢、功能分区、品牌招商。我们选择的社团,如同大楼的装修,喜欢什么风格就装什么风格。丰富的学生活动经历,则给了大楼更多的功能区,他们让大楼变得丰富多元。而像实习和兼职则更像是给大楼招商,越多实习就越多商户入驻,越多商户大楼也就越热闹,也就越吸引人。总的来说,“第二课堂”会让你变得独特、更有竞争力。

  如何平衡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核心原则是主业优先,每周先把“第一课堂”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安排妥当,剩余的零散时间再安排“第二课堂”的活动,我们可以在周日晚上做一个表格仔细规划好下一周的具体安排,像填格子一样先把学习任务填进去。

  执行策略是“重质不重量”,参与的“第二课堂”不在多,而在精。选择一两个真正热爱或与未来发展相关的社团深入参与,远比到处挂名更精彩实在。

  执行建议是“学会说不”,我们不是超人,没法做到有求必应,更无需顾及所有人的感受,勇敢拒绝不必要的团建和聚餐,因为这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投资”,我们必须将有限的时间优先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任务上,那就是确保“第一课堂的学习质量”。自己的生活应该由自己把控,这是大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大学生活像是一场开放世界游戏,“第一课堂”是主线任务,“第二课堂”则是丰富多彩的支线任务。只有平衡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才能让大学四年充实又精彩。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3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