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著作《附录与补遗》中以“刺猬”为隐喻,描述了人类在社交中的矛盾,即一群刺猬在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身上的刺迫使彼此分开,分开后又因寒冷难耐不得不再次靠近,最终它们找到了一个既能取暖又不被刺伤的合适距离。这一比喻后来被引入人际关系研究,强调适度距离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刺猬理论的核心启示在于,和教师、学生、家长要保持适度距离,既避免过度疏离导致的信任缺失,也防止过度亲密引发的原则模糊。找到平衡点,才能让关系更顺畅,管理效率也更高。
与教师保持“专业协作距离”,平衡管理与信任。学校管理者要避免“过度管控”,若对教师教学细节、班级管理过度干预,比如频繁检查教案、直接指挥课堂流程,会削弱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但也要拒绝“直接放任”,不能因追求表面的和谐而对教师的教学问题、职业倦怠视而不见,学校需通过定期沟通、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既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又明确管理底线,才能让协作更高效。
与学生保持“引导者距离”,平衡人文关怀与规则教育。要避免“过度溺爱”,没有原则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容易造成纪律涣散,削弱学生的规则意识,难以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但也要拒绝“过度疏离”,不可因强调管理“权威”,与学生保持冷漠距离、忽视学生的情感诉求。而应通过校园活动、学生意见征集等方式,搭建沟通的桥梁,在维护管理严肃性的同时传递人文关怀。
与家长保持“协同教育距离”,平衡家校配合与权责边界。学校要避免“过度越界”,若贸然干预家长的教育方式,甚至要求家长承担本属于学校的责任,容易引发家长反感,破坏家校信任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拒绝“过度割裂”,避免平时不沟通、出了问题才找家长的情况。学校需通过家长会、家校群等渠道及时与家长同步学生的在校情况,在凝聚教育合力的同时,不突破彼此的边界,保障家校协同的稳定性。
(本报记者王家源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7日 第0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