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校长要带头提升“五育”素养

发布时间:2025-11-07 作者:蒋建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国中医有“五行养生法”“调好五脏平衡”之说,新时代教育有“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之要求。二者看似无关,核心却都指向人的健康成长。当下,有的学校存在“五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往往是“智育”占据主导,追溯根源,这常与校长教育观念陈旧、自身“五育”素养不足有密切关系。好校长既不该做盲目比拼的“卷王”校长,也不能做素养能力有短板的“跛脚”校长。校长素养的提升应跟上时代步伐。每一位校长都应清楚,“五育”并举不只是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当下校长必须具备的新的基本功。

  提升人格素养,塑造高尚品格。德育居于“五育”之首,对校长而言,既要有心怀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做正直、善良、人格魅力高尚的楷模,做堂堂正正、有亲和力的好校长,更要做“五观端正”——即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人文观、幸福观都正确的“掌门人”。

  厚植学养根基,提升管理智慧。好校长要牢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做到业务精湛、有学识魅力,具备课程与教学领导力,握有专业话语权,也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有先进的办学思想、科学的管理智慧,以及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具备较强的教育研究与写作能力,形成一定的学术知名度。

  锤炼强健体魄,筑牢健康根基。蔡元培曾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张伯苓也强调“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校长要将学校体育纳入立德树人主渠道,保障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时间,注重培育学生体育兴趣与特长,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让学生心态更阳光,体质不断增强。另外,校长也要注重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体育锻炼,用规律运动保持充沛精力与积极状态,校长还可借助体育活动拉近与师生的距离,让体育精神真正融入校园日常。

  涵养美育素养,提升审美能力。美育既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相关,不仅能有效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还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对师生而言,遇到一位有美育素养、懂人文情趣的校长,无疑会让校园生活多一份幸福感。校长要主动为自己增添文化细胞、艺术细胞,一方面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书画作品展、歌咏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构建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让美育浸润校园;另一方面,要做以美育己育人的先行者、引领者,用自身的美育实践为师生树立榜样,带动校园美育氛围的整体提升。

  增强劳动素养,培育实践能力。校长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劳动教育,切实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引导师生全面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观念,培养师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态度、习惯和技能,最终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同时,校长自身也要提升劳动素养,主动带头参与劳动、练就劳动本领,在劳动中磨炼坚强意志,在酸甜苦辣中体会劳动教育对成长的意义——既领悟“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也读懂“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道理,以过硬的劳动素养为自身成长与办学实践赋能。

  (作者系江苏省泰州中学原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7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