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清晨的幼儿园门口,麦兜(化名)的哭声总会准时响起。他总是前一秒还攥着奶奶的衣角小声嘟囔,下一秒就因为要跟奶奶分开而瞬间翻脸。
那天,麦兜的哭闹来得更急些。麦兜奶奶在电话里满是焦虑:“老师,他在车里赖着不下来,我说要迟到了,他哭得更凶了!”我跑到园门口,看见奶奶正扒着车门劝,但麦兜把脸埋在座椅上哭。我伸出手说:“咱们拉着手,一起慢慢走,好不好?”连说三遍后,他终于答应了,可看见奶奶要转身,他又扑过去抓奶奶的衣领。我赶紧蹲下来,轻声说:“你跟奶奶抱一分钟,这是咱们的‘魔法一分钟’,抱完了再走,好不好?”我握着麦兜的手教他“热巧克力呼吸法”——吸气时像闻甜甜的蛋糕,呼气时像吹蜡烛。他跟着我呼了两口气,肩膀渐渐放松了。走到楼道,他的抽噎声停止了。我轻声问:“你希望我帮你做什么?”麦兜摇摇头。“你能说说今天是因为什么哭吗?”他“嗯”了一声。我知道,他开始“看见”自己的情绪了。麦兜说:“我想去游乐园,不想来幼儿园!”我只是用心听并点头,让他知道我理解他的情绪。
到了班里,麦兜情绪稳定下来,我拿出一张纸,和他一起玩起“情绪可视化”小游戏。我先画了一座冒着火的小火山,告诉他:“刚才你又哭又闹的时候,情绪就像这座火山,轰隆一下就爆发了。”接着,我用歪歪扭扭的曲线,一圈圈绕在火山旁边,告诉他:“这些乱乱的线,就是你又着急又难过的感觉。”最后,我又画了一个圆滚滚的“情绪小罐子”,并告诉他:“咱们现在就把这些乱线一根一根理好,放进罐子里,让心里的火山慢慢变安静。”把抽象的情绪变成看得见的图画,孩子才能真正“看见”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和它相处。
我问麦兜:“刚才跟奶奶分开时,你心里的火山是不是特别大?走过长长的楼道,你的伤心是不是只剩指甲盖那么一点儿了?”我还画了鼻子、蛋糕、爱心等符号,表示深呼吸的方法,又画了小闹钟,告诉麦兜“魔法一分钟”有多久。我们一边画,一边把“想奶奶的难过”“不想上幼儿园的着急”都变成图案。麦兜也悄悄记住了“深呼吸能让心里的火山降温”“‘魔法一分钟’的抱抱能让内心平静下来”的情绪管理方法。
“情绪日记”不但帮助麦兜复盘了情绪,也让他明白教师能看见他的情绪。晚上和麦兜妈妈沟通时,我把这本“情绪日记”拍给她看,告诉她以后在家,也可以和麦兜一起画情绪日记。比如开心了画太阳,难过了画小雨,这样可以让麦兜知道,情绪不可怕,画出来、说出来,就是在整理情绪。我还分享了“先接纳再引导”的办法,比如,用“妈妈知道你想我,哭出来没关系”代替“不许哭”,也可以经常使用“魔法一分钟”,想家人时先抱一抱。
后来的日子里,麦兜闹脾气的次数明显减少了。看着他从“只会哭闹”到“能说出情绪”,再到“会整理情绪”,我忽然明白:孩子的哭闹从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他们在喊“我需要帮助”。而“情绪日记”,就是帮他们把“喊”变成“说”的桥梁,也是我们读懂童心最温柔的方式——在一笔一画里,看见他们的慌张与柔软,陪着他们慢慢学会和情绪做朋友。其实,在情绪管理中,成长的不只是孩子。陪着麦兜从哭闹到平静,从“说不出情绪”到“画出情绪”,我也明白了,教育不是“纠正”孩子的情绪,而是陪着他们慢慢学会“拥抱”情绪。这份在哭闹里的耐心等待,在情绪波动中的温柔引导,将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光。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9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