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工商学院2020届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从梦洋以特殊方式回馈母校——其创立的中蝗食品供应链(山东)有限公司,不仅为该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人力、电商、物流等领域30余个专业岗位,还设立了产学研实习基地,为学弟学妹搭建起实践平台。近年来,像从梦洋这样成功创业后反哺母校的毕业生在山东工商学院不断涌现。这所深耕商科教育的高校,何以成为培育“商业脑”的肥沃土壤?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商业的魅力。”从梦洋回忆,课堂上创业导师讲述的校友创业故事让他心潮澎湃,创业的念头就此萌发。
2021年,经过多地实地考察,从梦洋毅然投身蝗虫养殖项目创业。如今,他创办的中蝗食品供应链(山东)有限公司已在德州、宁津、济宁开设3家分公司,蚂蚱生鲜、蚂蚱串、蚂蚱酱等产品不仅覆盖全国市场,更成功远销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仅2024年蚂蚱串产品销售额就超过了6000万元。
“学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等课程体系为我打下了基础。除了专门课程、各类赛事倡导我们投身创新创业,学校还为有创业梦想的学生配备了双创导师。”从梦洋坦言,学校双创导师马立强成了自己的人生向导,即便毕业后遇到决策上的困惑,导师也总能及时给予专业指导。
这样的创新创业故事在该校不断上演。工商管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陈永军,敏锐捕捉新媒体时代数字化营销机遇,创办“果来果趣”品牌;首届创业先锋班毕业生刘金虎,从运营校园公众号起步深耕新媒体领域,创办方片新媒体,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校易行”创始人邱道发,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期间,聚焦校园自行车乱停乱放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导师帮助下,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成功注册公司与商标,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
这些创业典型的成长,离不开该校构建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2015年,该校成立山东省内首个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实体创业学院并开设创业先锋班,先后探索“2+2”“3+1”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创业先锋班已招收10期学生。2023年,该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创业先锋班通过创业管理微专业(新媒体方向)开展培养,既为后续申报创业管理专业积累经验,也精准聚焦新媒体领域就业创业人才培育。
在创新培养模式的同时,该校着力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提升学生“财商”素养和实践能力。2022—2024年期间,该校学生团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1316项,其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34项,2023—2024年连续两年斩获国赛金奖。
“创新创业教育绝非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要在学生心中播下敢为人先的种子,通过构建‘教育链—孵化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生态系统,让每个创业梦想都有破土而出的可能。”山东工商学院分管创新创业工作的副校长贾海宁介绍,学校近3年来累计投入9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双创活动,与胶东经济圈50余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让学生团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锤炼专业本领,其中20多个经过实战打磨的项目已实现市场化运营。
目前,该校通过“课程教学筑基、项目实训淬火、园区孵化成钢”的三级递进培养模式,已培育出200多家估值超千万元的校友企业。“这些成果充分印证了学校‘新商科+数字化’战略的前瞻性。”贾海宁表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政企三方合作,聚焦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前沿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战锤炼机会,着力培养更多商业领军者。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6日 第0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