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点:创新课程开展形式 推动常态化全面化开展 创建新型创客空间
“创意机器人”课程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达到了预期学习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的提升,以及创客教育、跨学科学习等新兴教育模式的普及应用,我迫切地感受到,好课程不仅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还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创意机器人”课程来说,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定位在创新课程开展形式、完善课程体系,形成优质的创客生态体系。
为了构建良好的创客生态系统,我与团队教师结合现有师资、学生需求及设备资源,编写了《3D打印创新课程》《创意机器人课程》《Python智能编程课程》《C++信息学奥赛课程》《信息技术会考基础课程》《影视编导课程》等校本教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2018年,我们的工作将关注课程实施方式、评价方案等关乎课程能否落到实处的因素。“创意机器人”课程原来的定位是选修课,辐射面较窄,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科技创新的学习需求,为了实现课程常态化、全面化、系统化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摸索,团队教师决定从信息技术课堂和社团活动两方面创新,深层次探索和挖掘课程价值。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偏重讲授软件应用,但这部分内容有不少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好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师不需要过多指导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课堂任务;也有部分学生平日接触比较少,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才能达到操作要求。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我计划通过制定详尽的信息技术课堂达标标准体系和电脑测试等方式对学生阶段学习进行检测。在学生达到信息技术课学习要求的前提下,信息技术课打破班级和任课教师界限,由学生自主选择一门科技创意校本课程。每位教师负责1-2门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则由原来大而全型转变成小而精型的创客教师。
每一门课程均以学期为单位,实行导师责任制,遵循“调研分析、制订方案、动手制造、评估反思”迭代步骤,从学生个人表现、小组合作、创客成果三个维度,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等方式,借助观察、展示等手段,对学生形成过程性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之外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展示交流,分享创意和成果,体验创新的乐趣。
目前,学校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计算机机房、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电视台等功能教室。完善的硬件设备,为课程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基础。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018年我们还要创建新型创客空间,即以社团为单位,每个功能教室都由学生管理。同时,功能教室面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本专业功能教室进行学习、交流和实践,从而使功能教室利用率最大化。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开设“创意机器人”课程的初衷,我将继续以此为课程实施切入点和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创新校本课程为基本着力点,推动创新教育和跨学科学习,在校园创设一个绿色的可以给学生成长提供能量的创客生态圈。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03日第7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