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校长”走向“优秀教师”

发布时间:2018-01-03 作者:李秀芳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岁末年初,作为“站立”在课堂中的我来说,应该回首来时路,寻找继续前进的动力。因为,我是从校长走向“优秀教师”的。

去年9月,我从一所普通的山区学校调到了市区直属小学。从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向一个“优秀教师”过渡,是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课堂成为我融入新集体的“支点”,只有牢牢抓住课堂,创新课堂,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优秀教师。

课堂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独学有目标。对于新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出自主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体验、初步感知构建、自主解决问题。展示有层次。在教学中,学生的展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结果的展示。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或质疑的展示。三是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点、生成点的展示。一般情况下,学生只展示学习结果,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向第二层次展示迈进。在不断对抗、探究过程中进入第三层次,得出生成点、创新点。这样的课堂才是智慧的课堂、灵动的课堂。

多样化学习实现自我成长。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自己首先要学会学习。挤时间的理论学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时间少之又少,只能在下班后、校园外、家庭中挤时间学习。生动的现场学习,这是最容易、最生动、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一是自我教学现场,每天日常教学既培养了学生,也培养了自我。二是同伴教学现场,在同伴上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校际交流现场学习,区域教研、校际联盟、名校孵化、名校合作共同体为学习搭建重要平台。

深入反思实现自我提升。反思不仅停留在某一节课上,还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认知、工作目标、教学行为、学生发展培养、教育智慧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一是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时了解近段时间自己是否有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自己所学的内容是否有利于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二是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过程是否有效?教学合理性包括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工具合理性。我们的教学有效性不仅体现在一节课上,更主要的是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是否获得了进步或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否得到挖掘。三是反思自己的人格修养,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个体人格的形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人格,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品德行为,更为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终身。

由“教师”成为“校长”,让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与理解更加深入透彻;从“校长”转向“优秀教师”,让我的理论进一步联系了教学实际,让我的教育理念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03日第5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