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利乐拉伐集团在四川德阳正式启动数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中生“爱心助学项目”。至此,利乐拉伐集团承诺为“5.12”汶川地震所捐赠的逾一亿元人民币赈灾专款全部到位,各项赈灾及灾后重建项目均已落实并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付诸实施。
来自员工的爱心
2008年5月13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利乐中国发出员工捐款倡议书。仅仅4天时间,来自利乐中国各个办公室员工的爱心捐款就达到36万元人民币。这笔善款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用于医疗专业救助,灾后医疗机构的援建,灾后母亲、儿童、孕产妇的救助,以及灾后心理干预等活动。
利乐的第一笔捐款
2008年5月13日下午,利乐总部董事会批准了公司的第一笔捐款10万美元,并通过红十字会发往灾区。地震发生后刚几天,利乐公司高级副总裁、利乐拉伐集团副总裁尤格霖(Jorgen Haglind)先生正好来上海出差,耳闻目睹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勇气和决心,他积极向利乐拉伐集团董事会说明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持。
逾亿元捐赠计划出台
2008年5月22日,利乐公司所属的利乐拉伐集团董事会决定,拨出总额为1500万美元(约合1.028亿人民币)的专款,用于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紧急救助和灾后重建。利乐拉伐集团表示,抵抗自然灾害是全球人民共同的道德和义务,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和地区,将尽全力救助。
缜密规划救灾项目
利乐拉伐集团深知,灾后重建工作琐碎而艰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长久的关注和关怀。相比于大规模群体救助,利乐拉伐更为关心灾难中个体的实际需求,以及赈灾项目的长久作用。
在整个的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利乐拉伐集团在中国投资最大、历史最久的公司——利乐公司多次实地考察灾区人民生活与生产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协调集团资源,制定出涵盖完善乡村医疗条件、支持高中生完成学业、协助儿童心理辅导、资助残疾人就业培训、改善灾区居住环境、帮助灾区牧场重建等多个领域的长久救助计划,在不同阶段向灾区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支持:
2008年5月,为了及时向灾区人民提供急需的生活保障,利乐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购买了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牛奶等食品,运送至39个受灾乡镇,行使里程近8000公里,覆盖80%以上的受灾地区,受援人数超过55万人。
2008年5月,利乐又与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合作,向灾区捐赠600万元人民币的帐篷、雨衣等急需物资;并在2008年11月正式启动“四川彭州生活垃圾综合分拣站”项目,该项目占地约3500平方米,建成后预计日垃圾处理量约200吨,将使近20万居民受益。
2008年9月,利乐拉伐从救灾专款中拨出800万元人民币,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汶川大地震孤残儿童救助专项基金”合作建立120个“爱心岛”,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快乐健康的心灵港湾。“爱心岛”的活动空间内配有书籍、文教及课外活动器材与设施,并定期由心理学专家对孩子们展开心理抚慰,帮助孩子们在特殊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008年12月,利乐拉伐集团下属的利拉伐公司从专款中拨出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灾区牧场的重建、升级,帮助灾区牧民恢复生产。
2009年2月,利乐拉伐集团从救灾专款中拨出1080万元人民币,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启动“利乐有情,百村百站”项目,在四川德阳灾区重建100所乡村医疗站并配备相关医疗设备。2月25日该项目正式启动,预计2010年10月底前这100所医疗站将全部完工,能够有效缓解当地基层受灾同胞看病就医的问题。
2009年3月,利乐拉伐集团从救灾专款中拨出300万元人民币,与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新叶工程”,为灾区残疾人进行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包括电脑操作、法律法规、英语、会计管理、图形设计、服装制作、电器维修、食品烹饪等多项课程,并设立创业基金,帮助他们实现自力更生。
2009年3月,利乐拉伐集团从救灾专款中拨出700万元人民币,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种植逾千亩生态竹园,帮助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并参与重建猫舍等大熊猫基地的重建工作。
2009年4月,利乐拉伐集团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四川德阳正式启动数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中生“爱心助学项目”,用于资助灾区贫困家庭万名学生顺利完成高中或职高学业,并对其中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继续提供帮助。
荣获“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表彰
凭借长久以来对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懈付出,以及在此次汶川地震赈灾行动中的杰出表现,利乐拉伐集团下属的利乐公司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2008年“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利乐中国总裁李赫逊先生在受访中表示,“利乐是一家深深扎根中国的企业,为灾后救助与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