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共和国位于欧洲核心地带,其学生奶计划是1996年开始实施的。捷克学生奶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计划启动的同时,就建立了一个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即“莱卡缇”机构,其主要任务除了管理全国的学生奶计划以外,还负责向广大中小学生和民众宣传和普及牛奶知识,推广学生奶。
捷克学生奶取得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实行政府补贴。1999年,政府开始对学生奶进行补贴,在此之前,全部学生奶都是自费的。实施学生奶补贴政策后,捷克学生奶消费量成倍增长。1998年,捷克学生奶的消费量为115万份,1999年增加到了500万份,其中享受补贴的学生奶份数达到了285万份,配送学生奶的学校数量也从1998年的373所猛增至1999年的2910所。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政府出台政策对学生奶实行补贴,可以大大提高广大学校校长和老师对参加学生奶计划的积极性和信心。同时也说明,学生奶的普及率(饮奶率)需要时间和科学的营销方法。
目前,捷克学生奶的销售价格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学生支付50%,政府补贴25%,欧盟补贴25%。2004年捷克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后,政府立即为学生奶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捷克的学生奶计划还特别注重营养教育和宣传推广的精细运作,并在校内学生奶管理方面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在捷克学生奶的管理体系中,学生奶由乳品企业负责向学校直接配送,入校后的工作则是由学校推选出的学生奶管理员负责。由于学生奶品种比较多,所以要求学生奶管理人员的工作必须细致耐心,并且要有创造性。在大多数学校里,学生们是在学校食堂里领取当天的学生奶。在领取之前,每个孩子已经拿到了当月的“学生奶补贴券”。学校还采取了一些更加有创意的做法,比如用塑料“币”代替补贴券,让孩子们更加饶有趣味地去“购买”牛奶。学校为了配合学生奶普及和营养教育,也开展了多种推广和宣传工作。
宣传推广是学生奶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最健康学校”评比活动是捷克学生奶开展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活动。该活动主要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进行,其目标是看哪个学校的学生平均饮奶量最高。当年获胜的学校将得到丰厚的奖励,并在当地教育系统和所有的学校中享有盛名,这一荣誉要一直保持到下一年度新的优胜者出现。
2004年,捷克针对学生奶饮奶率和学校数量的下滑趋势,开展了以小学教师和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推广活动。该活动吸引了2569所学校参加,约占学校总数的68%,有54万多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的形象大使是Smilky。通过这次活动,捷克的学生奶饮用率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小学生饮用学生奶量也比活动之前提高了19%。
在捷克乳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学生奶功不可没。1991年全国人均牛奶占有量240多公斤,1995年下降到188公斤左右。捷克政府在1996年启动学生奶计划后,人均牛奶占有量逐渐恢复,1999年达到近200公斤。同时,学生奶计划建立了一个向广大民众宣传和普及牛奶知识的平台。在捷克奶业链上的三个环节(奶源、加工和市场)中,学生奶计划对牛奶需求和市场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而学生奶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也间接带动了奶源与加工环节的提升和改造。(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