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第一批“90后”大学生毕业求职之际。那么,他们求职的困局在哪里?如何推动他们成功就业?6月17日,过来人求职网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了“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暨2012 OFFER颁奖典礼”,会上发布了其近期作出的《破解“90后”求职困局——世界500强用人标准与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披露了世界500强用人标准以及趋势。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众多能力不足,是就业难的最大结症,并且全面分析了全球500强企业的用人需求,提出相应的能力研究模型。
该能力模型将就业能力分为3个层次,11个大类。模型的第一层次为求职准备,包括自我认知和对行业的了解两大类别,是求职者在求职前需要进行的基础工作。模型的第二层次为基础素质,是企业对求职者在教育背景、性格特征、过往经历以及工作许可方面的要求。模型的第三层次为能力技巧,又分为求职能力和职业能力两部分。求职能力建立在企业招聘流程的基础上,是在招聘各个环节中对求职者技巧性、流程性的能力要求;职业能力依据对能力的行业通用性要求分为通用能力与行业能力两部分,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硬性能力和软性能力。
报告中提到,求职准备应当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积累过程,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非一朝一夕能够突击完成。大学生求职者需要分阶段地全面提升11类5 就业能力。大学生求职者应该根据自身所处不同阶段,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在较低年级时,大学生应当开阔眼界,大量接触职场信息,基于对行业的了解和对自身性格特点的分析选择适合的行业。同时,丰富自己的履历和阅历,完善个性素质,为进入正式的求职阶段打好基础。进入高年级后,通过实习、实践等途径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针对目标行业和岗位进行求职能力的准备。
会上,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90后”大学生职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就业形势严峻。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企业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应一起努力,形成大的社会环境,共同致力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