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扎根乡村教育 唱响善行人生

发布时间:2021-03-16 作者:李言 阮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日前,教育部首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评选结果揭晓,确定了100所乡村学校为典型案例学校,湖南省3所乡村学校入选。其中,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是株洲市唯一一所被评为教育部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

图片1.png

校园课间操温馨一隅

据了解,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推行以“红色舲舫 善行人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全力推进善德、善智、善体、善美、善劳的“五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突出德育实效,将国家课程与《将军故里 红色舲舫》校本课程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学校征地16.6亩,用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每位学生成了“小农夫”,学生在劳动中的生活技能、劳动观念、情感体验得到提升;成立了“舲舫教育基金”,通过公益捐赠方式关心乡村师生,为全乡每位学生与老师购买校服,订购经典图书用于学生课外阅读,聘请专业艺术教师担任各社团课程,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资助;成立“留守儿童周末活动中心”,每月为留守儿童过一次集体生日会。努力实现“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般的优质教育”的办学目标。

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自2020年6月份被确认为湖南省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以来,茶陵县教育局以此为契机,将该校设为试点,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行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以推动全县乡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对于从教27年的茶陵县舲舫中心小学校长谭自云来说恰恰相反。当初他从农村学校调进人人羡慕的县城学校,数年之后,他毅然回到农村,立志要让乡村孩子享受城里的优质教育。他是湖南省首届未来教育家培育对象,也是湖南省第二届乡村好校长,还是湖南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他关爱乡村里的孩子们,所以他扎根乡村教育,唱响善行人生。


图片2.png

谭自云在校门口迎接上学的孩子们

每天早上7点,在舲舫中心小学的校门口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谭自云每天都会在这里迎接上学的孩子们。

谭自云出生在湖口的山区,自幼生活、学习在农村,农村薄弱的教育资源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个问题早已在他心里深深扎根。

中师毕业后,在乡村讲台磨练了十几年,他从开始的胸怀抱负、豪情壮志,到如今的默默耕耘、率先垂范;从最初面对学生的稍许羞涩,到站在三尺讲台的镇定自若,他始终坚持做好农村教育,坚守善行人生。

刻苦的钻研,出色的表现,引起了县教育局的关注,2014年,谭自云被县教育局调入县城,先后担任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可到了2017年,谭自云还是放心不下乡村的孩子们,自愿申请回到农村去教书,最终如愿进入舲舫中心小学。

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般的优质教育,谭自云把它作为舲舫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他积极倡导了“红色舲舫 善行人生”主题学校文化,提出了“依托将军故里,提炼红色舲舫标识;依托水韵之乡,提炼善行人生的育人目标”;坚持“六个一”培养乡村教师,通过“五善”素质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舲舫的文化底蕴,谭自云要求全校师生树立“上善若水”的品德、培养“海纳百川”的胸怀、坚守“流水不腐”的勤劳、学习“滴水穿石”的坚韧。


图片3.png

谭自云在认真学习思政课

谭自云说,2017年他来到舲舫中心小学后,带领老师们精心设计与建设“红色舲舫 善行人生”的学校文化。建成了“灵动丰裕,润物无声”的善美校园;培养了一批“因势利导,水润有声”的善教教师队伍;营造了一种“自我激励,海纳百川”善学学生的文化氛围。

要办好乡村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为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谭自云在2017年9月组建了“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实施青年教师“六个一”行动计划,即上好一堂公开课、读好一本教育专著、开发一套校本教材、练好一笔字、写好一篇论文、讲好一个教育故事。并在每周三晚上积极开展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活动。

湖南省和株洲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是唯一落户在乡村学校的两级名师工作室。作为主持人,他充分发挥工作室和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为该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动全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名师引领、网络研讨、资源开发与应用等活动,有效推动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让他们扎根农村,共同努力,让乡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舲舫中心小学教师谭彭坤说,谭校长借助自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优势,聘请学科带头人为他们上示范课,每期开展“将军杯”教学大比武活动,用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水平。学校和株洲市教科院每年都为他们赠送教育专著,提高教育教学理论。

学校的灵魂在教育,教育的灵魂在教师,老师们心聚拢、术专攻、路明确,个个奋进,人人争先,争当优秀教师的氛围在舲舫中心小学蔚然成风。

行为世范,善为人师。在课堂上尽情向孩子们灌输知识的同时,谭自云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把培养“五善”学生作为了学校的教学重点。“善德、善智、善体、善美、善劳”是舲舫中心小学的素质教育重心,也是谭自云立志要“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般的优质教育”初心。


图片4.png

舲舫中心小学参加省乡村好校长交流会

舲舫中心小学学生段梓谦表示,谭校长十分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学校为他们开设了红色校本课程,开展了多次红色活动,从中感受到了将军们“敢为人先、勇于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他演讲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获得了片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还有魔方比赛、开展午读等活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舲舫中心小学“善行”文化的推行,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在谭自云的影响下,很多乡贤义士纷纷慷慨解囊,捐赠助学。

爱心人士代表李俊婷称,去年5月,谭校长率先提出成立“舲舫教育基金”,在舲舫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该基金会从去年教师节成立至今,共筹得了28万元的现金和价值22万元的校服、鞋子等物资用于舲舫乡村教育。

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的育人理念,舲舫中心小学在谭自云推行的“让乡村孩子享受城里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下,全校教师扎根奋进,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学校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三年来,舲舫中心小学先后获得了市教育工作创新奖、市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先进单位、市先进名师工作室基地、县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谭自云先后在省市刊物发表五篇关于乡村教师的文章,专著《新乡村教育》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市,课堂教学获部级优课,荣获全国赛课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二个。


图片5.png

谭自云在授课

谭自云说,来到舲舫中心小学的这几年,教育教学改革并不是没有被教师误会过,办学理念并不是没有被家长怀疑过,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教育的办学目标并不是没有被社会质疑过,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每每看到乡村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每每收获家长们的一份份质朴的信任,每每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持,他便觉得这份坚持是有价值的,这份坚持更是有希望的。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