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堂变革悄然发生

上海致力于小学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14 作者:费宗翔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上海从2013年开始推进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夯实了全市小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说“如何让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儿童需求,如何让小学生能在快乐的学习中逐步拥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让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形成课堂的内在吸引力,是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

为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学教学研究部从两年前启动小学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小学段11门学科各自确立一所实践研究校,由市教研员带领教师从学科实践、综合学习、技术融入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素养导向的学科实践

课堂需要有意义的联结,老师将知识的学习、运用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建立起关联,加强课程内容和儿童经验、社会生活的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培育核心素养。

法治观念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在市教研员关月梅带领下开展了《法治专册》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他们探索运用“以案导学”的策略,增强法治专册教学的实效。通过源于真实判例而设计的“法治案例辨析”,让学生经历解读案例、发现问题、寻找线索、问题预判和证明结论的法治思维发展过程,引思促行,让法治教育变远为近、化难为易、更真更活、教学相长。

在市教研员祁承辉引领下,英语学科以“学习活动观”为引领积极推动英语教学方式变革。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抓住“感恩母爱”这一主题设计关键教学活动,整体推进,实现学思结合。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对话进行知识的传递、认知的提升、情感的加强通过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妈妈做一件事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框架表达感恩之情,让学生情境中体验,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落实了育人价值。

市教研员薛峰指导语文学科以“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综合实践”为基本研究路径,积极开展学科实践活动。闵行区实验小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打破常规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真实的毕业季情境中,以“小豌豆魔法季”学习主题为引领,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回忆、梳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恩致敬母校,畅想未来。在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积极探究,课程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指向问题解决的综合学习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往往不是指向单一学科知识的问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崔永漷教授强调的那样,课堂需要建立知识与知识的联结、知识和生活的联结、知识与自我的联结通过综合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把书本知识和自我发展建立关联,落实学科育人。

上海大宁国际小学数学组形成了“生活中的出租车付费问题”的典型案例。为增强学生的体验,不断调整任务,从单一走向开放,感悟如何获取真实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围绕车费的测算,学生不断思考:为什么要这么算?怎么想到的?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市教研员章敏表示,这些思考都在引导学生对真实情境中蕴含条件的挖掘和分析,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都在引导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驱动中进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美术学科从发现教学常见问题入手,改进教与学方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美术组教师开展了“解决主题创作问题”活动设计与实施。将学生从美术课堂“小空间”引入校园“大空间”,将学校课后330活动作为美术创作的基础资源,规划综合活动来解决问题。市教研员徐敏对此充分肯定,她认为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下,学习活动更自主,学生对主题形成了合作、规则、毅力、关爱、勇敢等不同角度的理解,调动学生多学科知识,以美术学习方法促进自主认知与创意表现。

市教研员管文川倡导劳动技术学科基于学科、学生特点和已有资源,以技术支持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上海市嘉定区迎园小学以番茄种植为切入点,构建了真实情境下的项目化生产劳动探究学习活动,重构了以劳动素养培育为主线,以技术运用为手段,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的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劳动技术课程体系。小番茄种植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有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彰显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市教研员费宗翔发现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技术快,完成简单问题容易;解决贴近生活的真实问题却比较难”的现实问题,便带领上海市浦东新区尚博实验小学以“春季运动会”为情境,从“设计运动会报名表”单元任务出发,设计了四课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融合多学科知识、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工具,形成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据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提升学生信息社会应该有的数据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技术与资源支持的自主探究与深度体验

上海始终高度关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正在逐步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为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然学科在市教研员赵伟新带领下,围绕“技术赋能下以‘问题-任务’为特征的单元教学”展开实践研究。徐汇区徐汇实验小学研发了单元教学概况表,构建了能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的单元“学习大任务”。借助“赛·课堂”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加持,架构了资源、评价、技术三个课堂教学支架,从组织方式、认知方式和实践方式三个维度,变革教与学方式,使得自然学科的课堂呈现出新样态,促成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数字化实验支持下开展小学科学技术学科的学习活动设计,上海市虹口区广灵路小学将数字化实验手段和方式巧妙渗透到小学的科学课堂。市教研员沈慧丽认为,利用数字化实验开展教学工具的优化,实现了实验手段数字化,测量实时化,现象规律可视化,让学生不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验。通过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和优化学习资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活动。

市教研员王立新带领体育与健身学科以线上线下融合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技能类学练活动的研究与实践,重构单元,探索技术和资源支持下的学科教学新样态。上海市嘉定区古猗小学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单元问题链、资源的运用以及评价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凝练出一条设计路径。以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导学、学会和会学”三个层面扎实推进,从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形成必备品格,更好地践行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

音乐学科围绕“支持探究 引导建构”积极开展技术与资源支持下改变音乐教与学方式的探索。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开展“探寻神州乐韵”的项目化大单元研究。在市教研员席恒看来,该项目从关注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变革进一步转向了重视在技术与资源支持下转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项目研究确立了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课堂也由单向输出、强势主导转变为知识情境化活动任务化思维问题化,促进了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建构。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课堂变革没有止境,上海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崔允漷教授表示,“学科育人是教学方式变革的关键点”。未来,各学科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愿景与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费宗翔)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