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多方共同服务产业需求 多维度面向场景嵌入 多层级打造生态系统

江南大学MBA教育项目系统构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5-05-15 作者:浦徐进 季春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江南大学商学院以产学研跨界融合为核心牵引,秉持开放融合、协同共生、价值共创的发展理念,立足“本土特色,全球视野”,以“服务产业需求,面向场景嵌入,打造生态系统”为战略导向,系统构建了多方共同服务产业需求、多维度面向场景嵌入、多层级打造生态系统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Co-ISE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经验、优秀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

开放融合:建立多元协同培养机制

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强化校企双主体管理、推行校企双主导培养、提倡校企双衔接建设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逐步形成产学研跨界融合MBA专业学位生源选拔和培养模式。

学院以行业需求为标杆,以支持校企联合培养成效突出学科招生为牵引,优化MBA培养方向设置,推行行业导师参与的特色复试环节,完善招生方案与生源选拔动态优化机制,加强了“生源与产业需求的链接”。通过创新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理事会等制度,让企业深度参与生源遴选、学位评定和关键领域专家组工作。同时学院不断加强校企双衔接建设,鼓励校内外导师以产业案例、横向项目、实践课题为依托组成导师组,聚焦产业关键领域,以项目为牵引、以企业实践问题为驱动,优化“专业导师与产业导师链接”的跨界合作育人模式。

目前,学院已经与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联集团、上汽大通、金山环保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60多位兼职教授和1000多位企业导师参与商科研究生培养。学院优化MBA培养方向,新增科技创新管理、医疗卫生管理项目,并进一步谋划布局更多面向新兴产业体系的新项目建设。

协同共生:搭建校企协同支撑平台

学院以校企“协同共生”为指引,以深层次融合培养要素为核心,搭建了融合培养方案、融合产学研教育资源的跨界协同支撑平台,实现面向实践场景嵌入的培养模式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深度耦合。

学院根据产业需求和MBA专业方向特点,个性化设置满足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的课程模块,将案例项目、实践训练融入课程体系,打造“思政+课程+实践”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知识学习—理论研究—实践训练—创新发展”的梯级训练模式,实现MBA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进阶提升。

为实现校企教育资源的融合,学院基于长三角地域优势,加强校企之间的创新创业合作能力开发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聘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建立案例中心、推行案例教学项目开发了150多个本土管理案例,成功打造了以本土化为特色的“江南案例企业行、江南案例谈、江南企业案例蓝皮书”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研究体系。为适应数智化时代的教学需求,学院以“云边协同”为数据底座,打造“数智化研学资源平台”和“数智化仿真应用平台”,进一步夯实了校企协同数字教育资源载体,通过面向场景嵌入的虚实融合教学方式,切实提高了研究生的知识加工、集成和创新能力。

价值共创:打造多维跨界生态系统

学院基于“价值共创”理念,立足“本土特色,全球视野”,积极推动国际MBA项目,通过AMBA和BGA国际认证,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多维度、全过程的动态人才评价体系。

学院积极推动国际化交流合作项目的实施,目前已与西班牙EADA商学院联合开设国际MBA项目,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通过“丝绸之路”校企联合国际MBA项目,连续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支持,推动中国管理智慧与全球市场接轨,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学院积极推进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和商学院毕业生协会(BGA)的国际认证,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人才评价导向,建立以价值情怀、创新实践力、领军领导力、全球胜任力等为核心指标的研究生卓越人才能力标准。

学院加强学位论文应用价值评价将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等作为学位论文内容或呈现形式,鼓励多元化与创新性成果产出。创新评价体系,加入企业导师、校友及第三方机构的多方评价,探索多维度、全过程的动态评价模式,全面提升了基于价值共创的MBA研究生培养绩效。

商学院MBA项目连续16年参加“尖烽时刻”全国模拟大赛,多人次荣获新秀、创新创业新星等称号。近5来,研究生成功申报江苏省创新工程实践项目26项,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0项省级奖项15项,累计50多位校友开启创业道路,2位校友入选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多人入选“飞凤人才”等市区创业培养计划,项目毕业生雇主满意度高达98%

据悉,江南大学MBA教育项目自2007年开启以来,始终以国际化视野向学生传授前沿管理核心知识,以开放性思维研究创新理论和技能,以战略性高度践行企业家精神,以专业化标准培养优秀管理精英,以前瞻性理念打造MBA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

未来,学院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卓越商科管理人才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