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课堂到产业 从区位优势到国际交流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成果赋能“强边兴边”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黄朝霞 韦文琳 闭燕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依托与越南接壤的区位优势持续推进“边、糖、贸、旅、农”五大产业升级,但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发展瓶颈。为此,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多校深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出贴合边境实际的育人路径。经多年实践,累计服务本校学生4500人次、开展社会培训4800人次,辐射同类学校师生5200人次,面向东盟开展培训3600人次,为“强边兴边”注入强劲动能。

育训结合强根基 人才培养见实效

校以“双证书”制度为核心,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融入教学全过程,从课程设置、实训安排到考核评价全程对接认证标准。截至目前,累计助力4500名学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毕业即持证、持证即上岗”的培养闭环,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每年组织校内专题培训20次,邀请行业专家、高校教授授课;安排教师进入本地企业实践,累计时长超千小时;选派教师赴越南职业院校交流学习,储备国际培训师资。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达116人,占比75%,为高质量培训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良好氛围。2019年以来,学生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崇左市中职技能大赛获奖120人次、广西职业院校中职组获奖110人次,在科技创新、机器人竞赛、德育实践等领域累计获奖441人次,有效提升了学生职业竞争力,为本地产业发展储备了充足技能人才。

校地联动促发展 服务产业惠民生

深化校企合作是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校与本地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其中,制糖技术专业与中粮崇左糖业有限公司共建“中粮糖业订单班”,机电技术专业与广西丰林林业集团合作开设“丰林订单班”,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定制课程内容、安排实训项目,企业技术骨干定期到校授课,安排学员每月进入企业开展15天轮岗实训,结业后直接入职对应岗位。

在服务乡村与社区方面,校主动延伸培训触角联合崇左市乡村振兴局,在天等县、大新县等农业大县开展“技能下乡”活动,针对边民、返乡青年开设农机维护技术、边关民宿经营、跨境电商运营等免费培训班,组建“教师+农业专家”团队深入乡镇,采用“理论讲解+田间实操+民宿观摩”的模式开展教学,累计带动百余户边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

同时,学校依托职业教育活动周、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等载体,开展崇左壮族文化传承、社区便民服务等活动25次,参与群众2600人;开设茶艺、面点制作、家电维修等贴近生活的培训课程,近6年完成各类社会培训4500人次,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技能储备,又提升了生活品质。

2024年,校成功入选“广西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立项名单,彰显了其在社区教育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跨境协作拓边界 辐射引领树标杆

立足崇左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搭建中越边境技能人才培养桥梁。与越南河内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企业共同调研边境产业需求,联合制定《中越跨境电商运营职业标准》,为两国技能人才流动提供了统一规范。

针对越南来崇务工人员中越边境贸易从业者的需求,开设双语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帮助学员既掌握语言工具,又提升专业技能。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学员3600人次,其中数百人获得中越双方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为边境贸易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此外,校与越南职业院校建立师资互派、课程共享机制,邀请越南教师到校讲授越南市场消费习惯、中越贸易政策等内容,选派3名教师赴越南开展职业技能教学,并提供《崇左跨境电商运营实操手册》越南语版,促进优质资源双向流动。

目前,校的培训模式已形成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多所同类院校积极借鉴经验,推进课证融通改革,助力边境地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未来,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将继续深化培训模式创新,拓展服务领域,强化国际合作,为崇左“技能强边、产业兴边”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