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中心小学曾面临教学评价主观化、学习路径同质化、教师教研低效化的“三难困境”。如今,学校通过创新构建“双核三段六环”智慧教育模式,以AI技术为引擎,实现了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为乡村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官窑中心小学“双核三段六环”人机协同精准教学模式示意图
官窑中心小学的改革始于对乡村教育痛点的精准把握。过去,教师依赖经验评价学生,班级授课制难以兼顾个体差异,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也挤占了教研时间。为破解这些难题,学校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校本AI技术矩阵为“双核”,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形成 “预习准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展示交流—互动教学—巩固拓展”的“六环”闭环教学流程,构建了新型的”师—生—机”三元学习共同体。
在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送预习资源,AI系统自动采集分析学生预习数据,生成可视化学情报告。课前,教师借助平台微课资源引导学生预习,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学生作图数据,精准定位教学起点,实现以学定教。课中,教师借助青鹿纸笔系统将学生解题过程实时投屏,用AI生成思维轨迹对比图,让隐性思维可视化;奥威亚录播循证系统动态捕捉课堂数据,助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后,教师利用AI系统融合课堂与作业数据,自动生成多维度教学评估报告与个性化错题集,并智能推送相关的讲解视频和分层巩固练习,实现千人千面精准辅导,为学生减负增效。
为确保改革落地,学校搭建了全方位支撑体系。在师资培养上,构建了“理论通识+工具实操+专家引智”的立体化培训体系,一个学期开展8场校内培训、5场专家讲座,教师人均熟练掌握4类AI工具。在机制保障上,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教育工作小组,制定考核办法,将平台应用纳入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积极性。
学校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学习自主性大幅提升,在2024年数智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59人次、省级奖项106人次、市级奖项156人次、区级奖项432人次,综合素质测评优秀率同比提高25%,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同步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提升30%以上,斩获各级数智类竞赛奖项259项,专业能力显著增强。学校于2024年成功立项25项市区级数智课题,覆盖教师比率为82%。学校两大案例分别入选全球智慧教育大会2025年度优秀案例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库,成为区域智慧教育标杆。
校长徐爱仪在狮山镇“学研行”年会上作人工智能教育革新实践分享
未来,官窑中心小学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开发智能学情分析系统,优化AI课程体系,拓展家校社协同,持续探索AI在跨学科学习、心理健康干预等领域的应用,朝着智能时代育人范式策源地的目标迈进,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力量。(作者单位系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中心小学)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