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高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18-03-19 作者:杨楠 来源:

  □教育部认定并公示了2017年国家精品本科在线开放课程468门,北京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数量占总体的26%   □八成的精品课程来自于学堂在线和爱课程两家慕课(MOOCs)平台   □精品课程的五成以上来自工学和理学   □精品课程的负责人绝大部分具有高级职称,占负责人总数的95%   北京高校本科精品课程占比   教育部高教司于2017年12月经专家评议及综合评定认定并公示了490门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本科教育课程468门,高职教育课程22门。本科教育课程中,北京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123门,占总体的26%。   北京高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占比情况   高校分析   北京地区共有13所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部属高校12所,市属高校1所。从课程认定结果的数量上看,清华大学共有70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占北京总体的56.9%。   高校分析   开课平台分析   北京高校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涉及7家慕课(MOOCs)平台,其中,5家来自中国(学堂在线、爱课程、华文慕课、智慧树、超星尔雅),两家来自国外(EdX, Cousera)。其中,近八成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来自学堂在线和爱课程两家慕课(MOOCs)平台。   开课平台分析   课程教师人数分析   在北京高校建设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一门课程教师数量最少为1人,最多为18人。教师人数在5人以下的课程占北京总体的八成。其中,教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课程主要来自在工学、医学、艺术学、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   课程教师人数分析   课程所在学科分析   北京高校建设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涉及学科门类广泛,包括哲学、艺术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共11个学科门类。其中,来自工学和理学门类的课程数量最多,占北京总体的五成以上。   学科门类分析   课程负责人职称分析   北京高校建设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的职称主要以高级职称为主。其中,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占比66%,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占比29%,中级职称(讲师、助理教授)占比5%。   课程负责人职称分析   课程模式   北京高校建设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分定期学习、自主学习两种课程模式。目前,北京高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45%的课程提供定期学习和自主学习两种模式,29%的课程提供定期学习模式,26%的课程提供自主学习模式。   课程模式分析   课程开设高校与课程所属学科门类   北京共有13所高校的123门慕课(MOOCs)被认定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课程涉及学科门类较为广泛,其他高校的课程主要集中在1个~2个学科门类。(作者:杨楠)   课程开设高校与课程所属学科门类一览表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