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坚持六个“下功夫”,西安交大书写资助育人工作奋进之笔

发布时间:2019-01-04 作者:王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建设发展承担着培养可担当民族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可以说,六个“下功夫”为我们进一步廓清了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学生资助工作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精神的育人生动载体和重要手段,作为高校资助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挖掘自身工作内涵,践行好六个“下功夫”,实现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在青年学子中持续开展“青年向党心,逐梦新时代”、“信仰•理想•责任”、“助学•筑梦•铸人”等理论研讨、宣传征文活动;围绕青年学生对理想、信念、责任的定位,开展青春与时尚、信仰与执着、忠诚与传承等多个话题的讨论活动;组织辅导员、受助学生成立“微宣讲”团,通过十九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等系列宣讲,用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足功夫。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西安交大持续通过“西迁精神新传人”主题教育研修活动,开展“爱国、奋斗”为核心的奉献报国精神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和个人的理想抱负转化为立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高扬“四面旗帜”,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受助学生到井冈山、照金等爱国主义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将受助学生组成的爱心社团作为培养集体主义的载体,营造和谐、温馨、奋进、互助的氛围,不让一个困难学生掉队;宣扬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对优秀学生的评比、表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交大学子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扬乐观主义精神,鼓励受助学生用乐观心态感悟人性光辉,激励前行意志,为受助学生搭建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朋辈帮扶、公益劳动等载体的实践育人平台,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足功夫。

“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西安交通大学资助工作坚持做好学生的价值导向。“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白玛央金带领支教团队反哺家乡;受助学生参与的“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精准扶贫项目获得全国公益践行活动冠军;受助学生为残疾人设计智能工具、为乡村学校录制网课。一批批受助学生心怀感恩,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青年,真正实现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足功夫。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西安交通大学特别关注对困难学生进行全面的帮扶,建立老、少、边、穷地区学生数据库,构建学业辅导、经济资助、心理援助和职业发展四大援助体系。以实践为载体,支持受助学生开展返乡调研、支教助医、校园宣讲、访学参观、创新创业、“温暖校工义务家教”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等,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足功夫。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西安交通大学每年选派受助学生赴陕西12地市开展挂职锻炼,感受基层奋斗者足迹;开展优秀校友系列讲座,用校友的成长之路和奋斗精神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在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6位学生深情讲述“西安交通大学爱国奋斗系列故事”作为“入学第一课”,让新生领略母校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鼓励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奋斗”的誓言,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足功夫。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围绕困难学生提高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明晰职业规划、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创新精神等发展性需求,西安交通大学持续开展“优携计划”,资助困难学生赴海外交流访学和国际组织实习,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组织“国运交大”青年领导力公益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宿舍革命”,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足功夫。

今后,西安交通大学将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不断完善大数据平台和学生事务管理平台建设,加大发展型、能力培养型资助力度,打造学生资助的品牌项目,把学生资助工作做得更有温度、更有智慧、更有内涵,书写好有交大特色的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王欢)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