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有资金却不能用,公开招标却无人来投,一些高校文物建筑保护遇上难事——

全国人大代表卢克平:建议加强高校文物保护

发布时间:2019-03-12 作者:记者 柯进 禹跃昆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柯进 禹跃昆)“现在,高校的文物保护存在安全隐患多、保护难度大、资金使用难等令人堪忧的现状,一些文物建筑也面临损坏的风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高校文物保护。

卢克平分析说,当前,全国存有大量清代和近现代建筑的高校,大多已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河南大学为例,其明伦校区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于2006年3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万多平方米的大礼堂、南大门等16栋单体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整,与校园北侧的铁塔和东侧的开封城墙交相辉映,并称为“三处国保”,具有原真性和不可复制性,也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卢克平认为,高校文物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大多面临老化、腐蚀、潮湿等问题,文物建筑正在形成不可逆的损毁;由于高校很多建筑文物至今仍发挥着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功能,使用强度大,加上有些老建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建造时没有设计、安装消防、避雷等基本安保设施,也有些因历史原因存在违规改造现象,且缺乏承载力、空气质量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安全问题严重;在资金使用上,由于专项文物保护资金具有时限性,且审批使用程序复杂,加之缺乏文物修复、施工的专门定价标准,只能套用现代建筑维修施工标准进行招标,故往往无人应标,导致有资金却难以使用,甚至不能用的现象。

卢克平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设立工作组和研究课题,加大研究力度,攻克保护和维修中的难关,彻底解决高校文物保护的难题,并责成有关部门对高校文物建筑进行安全评估,针对文物建筑的不同情况,对其实用功能进行分类限定,杜绝过度使用或不使用的极端做法。同时,通过列支单独预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确立高校文物保护资金的使用时限、范围、程序及开支标准,改进甚至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确保文物保护资金发挥实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