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发布时间:2019-05-28 作者:余丰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也清楚地表明,政治性和学理性辩证统一于思政课,二者不可偏废。

首先,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在不同学段,开设不同名称、类型的思政课,根据不同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是对教育规律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遵循。但根本目的还是从政治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本质上都是政治课的属性,这一点不能淡化和含糊。思政课教师无论讲授哪一门课,都要时刻想到讲的是政治课,这根弦不能没有,也不能松掉。要注重从政治上看这门课,从政治上备这门课,从政治上讲这门课,从政治上研究这门课。

其次,不因强调思政课的政治性而忽视学理性。学理性是作为学校课程的根本要求。学理性是载体,政治性是根本。学理性是手段,政治性是目的,在教学层面要体现出应有的学理性。只体现为政治性而缺乏学理性的思政课,在实践中可能是枯燥的,缺少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学生学习起来必然缺少获得感,从效果上也很难把道理讲清讲透。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基础上,还要认真把这门课讲得富有学理性。因为它的另一方面属性还是课程,还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环节,还要遵循课程建设规律,也就是要体现为学理的支撑、学术话语的表达和学术层面的研讨交流。

再次,不能以学理性为由反对思政课的政治性。只讲学理性而不讲政治性的思政课,本身也就失去了思政课自身的内涵和意义,缺少了课程的灵魂。这样来讲授思政课,即便有吸引力,受到学生的欢迎,也达不到这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也就不是思政课了。在这方面,特别应该引起具有其他不同学科背景的思政课教师注意。在思政课教师这个岗位上,就要把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人,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谆谆教诲。

最后,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既体现为政治话语的表达,也体现为学术话语的表达。其政治话语表达本身为真理,经过实践的检验,也是对人类社会累积的学术成果的高度总结和科学运用。其学术话语表达也务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要按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要求创新话语体系、学术体系。思政课的学理性具有集大成之特点,其学理性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同步并进,体现为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积极吸纳,体现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时代担当。也可以说,在理想状态下,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是高度统一的。

总之,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和谐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首要要求,是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基本追求。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用学术的逻辑讲好“四个意识”,讲出“四个自信”,讲清“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原载2019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