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9-07-22 作者:王娜 赵健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哲学通识课是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针对理工科院校,哲学课程具有“通识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双重功能。在课程设计时要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同时关注“95后”和“00后”大学生的时代性和群体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贯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学主体中,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课程思政;通识教育;哲学课程

“课程思政”是大学开展立德树人,实现大学使命的重要途径。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各大学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不乏亮点和可供借鉴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时间不长,在理论探索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实践中,由于教师教学经验相对缺乏,教材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甚至出现了一些将课程庸俗化、破碎化、快餐化的情况。这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客观情况。因此,对“课程思政”相关问题亟待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是“课程思政”与原有通识课程之间的关系。

“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课程思政”的概念是相对于“思政课程”提出的,在课程定位上二者有明显区别。“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更突出课程的理论导向。而“课程思政”更突出价值导向,是面对当前的挑战,将思政课无法囊括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讲述,实现对现有“思政课程”的补充、深化和渗透,形成大思政的格局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至少包含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第二层是全校性通识课;第三层是各学科专业课;第四层是学生和教师的“第二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党团课等)。由此看,我国高校目前所开设的通识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理工科大学设置通识课程是理工科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理工科大学发展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定历史时期内在学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专科性的限制使学生从学校主渠道接受的人文素养教育相对较少,造成人的单向度发展。在近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各理工科院校纷纷开始复建文科,注重打破学科知识壁垒,沟通文理科之间隔阂,促进学科交叉创新,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通识教育的主旨相一致,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世界范围看,哲学本身就是通识教育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作为全球通识教育的先行者,美国哈佛大学从1945年《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发表,到20世纪70年代“核心课程”的设置、90年代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报告,直至2009年启动新一轮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一直引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风气之先,也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借鉴的对象。以哈佛大学2009版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为例,八类课程中哲学类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1]。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哲学同样在育人方面占有重要作用。作为古代人识字课本的《三字经》,开头两句就是关于“人性”的描述;《正蒙宝典》《弟子规》既是识字课本又是教育理念的传达;“四书五经”中更是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哲学在历史上承担着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功能,在对人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好的传统需要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继续发扬。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流大学最根本的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2]。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事业的全过程,不仅要发挥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而且还应从顶层设计出发,联动其他相关学科,形成“课程思政”的格局。哲学通识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设计的理念

哲学课程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还具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引导性。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创建扎根中国大地的一流大学要以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培养全面发展、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从现实情况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了严峻挑战。“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因此,我们的哲学通识教育必须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3]。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我们进行哲学通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南京大学张亮教授(2013年)课题组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形成了专门研究。张亮指出:“推行哲学通识教育,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模式”。第一,哲学通识教育应当以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为宗旨;第二,哲学通识教育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第三,哲学通识教育应当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思维训练。[4]这些理论和实践为课程设计提供了范例。

课程设计必须充分考虑“95后”和“00后”大学生的时代性和群体性特征,寻找既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又能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95后”和“0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与推广,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95后”和“00后”大学生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自信活跃、积极进取,但理想信念比较模糊。多元复杂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影响他们的认知和行为选择。第二,自我意识强。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还是“独二代”。从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信、乐观、张扬的个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第三,以网络为重要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工具。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思考能力明显不足。这样一种知识获取方式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破碎化的知识,这种破碎化知识又会阻碍其对课堂渠道知识的吸取,对通识课程建设有一定的挑战。

作为一个群体,本科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群体性特征。一方面,从高中到大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的变化,价值观的碰撞使他们产生了一些困惑和问题,渴望接受专门的人文素养教育,对课程有较强期待。另一方面,他们还没完全摆脱高中的思维模式,需要一定的引领和指导。这都需要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扭转其错误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立场、视角、方法、问题、态度等方面给予他们指导,提升其认知世界、认知自我、了解历史、分析现实的能力。

当前的实践及努力方向

哲学通识课不仅具有通识特征,而且也具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必须将这两种育人功能在教学实践环节有机融合,达到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作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哲学问题导论”课程为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为指导,以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哲学素养,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时代感和历史感为导向,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有益桥梁,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真正成为德才兼备,有独立思维、判断力的人。在理论介绍的同时,注重思想引领和意识形态教育。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笔者认为,一方面,对于通识课教师而言,要注重课堂教育,同时更要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将自己的研究与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不仅需要授课教师有很好的理论素养,而且要求教师对现实中的问题要有敏锐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尤其是对学生所关心但不一定真正了解的问题能予以快速回应。以课程为起点,善于发现理论和现实问题,带动个人的研究深化。“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是课程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作为“课程思政”的实践者,也要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哲学通识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这一论断表明,文化建设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也指出我国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态度。而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尤其承担着传承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应该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构建本土化的哲学通识教育体系。目前的课程主要针对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开设,在教学中会遇到有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继续学习的需要。目前,学校的做法是通过提供延伸阅读的参考读物、期刊杂志、公开视频等途径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内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也会从以下两方面继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一方面,面向本科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开设与通识课相配套的选修课;另一方面,以微课等自媒体形式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让哲学通识教育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实现理工科大学生哲学素养的提升,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作者:王娜 赵健,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度教学改革项目“依托通识课程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哲学素养的模式探索”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孟振华.哈佛大学新版哲学通识教育的特点与有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9):201-20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程融.创新及渐进式通识教育成为大学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2):205-208.

[4]张亮.我们应当提供什么样的哲学通识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54-157.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