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溯本寻源 传承创新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马胜杰谈“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

发布时间:2019-07-22 作者:卜珺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马胜杰,男,河南宜阳人,1963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现任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北京服装学院服饰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曾在《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艺术设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联合主编《国际经济学》,合作编著《公共经济学》等研究生教材。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本着“溯本寻源、传承创新”的宗旨,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服装命名的公办高等院校—北京服装学院,于2017年首次实施“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开展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该工程践行两年多来,在多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日前,本刊就这一专题采访了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马胜杰。

记者: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当下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据我所知,贵校在更早的时间就已经开展了“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并一直在努力践行,请您谈一谈当时提出该工程的初衷。

马胜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在营建国家文化与塑造国家形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思想,继承传统服饰文化、深入开展中华服饰文化研究的良好时机。北京服装学院“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首提与践行,力图通过多元的方法构建,进行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建立完整的中华服饰文化体系,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记者:2017年,学校首次提出“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时,当时的国内外关于服饰文化研究是怎样的学术状态,存在哪些问题?

马胜杰:学校在提出“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之前做了充分的学术调研与文献综述,通过比对古今、中外的相关研究状况,分别从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尽管学界已在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中国服饰历史浩瀚庞大的内容相比较,仍然有很大差距,服饰理论研究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主要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尚未建立起中华服饰文化的核心理论和系统架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整体研究缺乏一条贯穿始终的核心理论主线。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将汉族服饰历史与少数民族服饰分述,几乎所有服饰史论著都是按照传统通史的结构进行,均以历史断代和服饰分类内容的框架论述完成,视野往往局限于某一时间段或某个专题层面。而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则多以部分民族服饰现状为切入点,既缺乏彼此的联系性,又缺乏对民族服饰历史性的追溯。

第二,整体服装文化研究内容不够丰满。以往针对中华民族服饰的研究内容在古代服饰研究和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中均有欠缺。古代服饰研究的不足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古代服饰研究通史居多,文化个案研究相对较少,成为“有史无据”的根本原因;二是缺少历史背景与服饰关系的有机结合;三是跨断代的服饰文化研究缺乏连贯性。在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中,又表现出个案研究较多,特别是基于整个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的综合研究和纵观历史过程的研究内容较少的问题。

第三,服饰文化研究的视角过于单一。研究视角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从第一手资料开展的研究较少,多是基于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所列资料;二是深入细致的分类研究论著较缺乏,特别是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虽具有多角度的特点,但在深入细致方面还有一定缺憾;三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视角较少;四是对断代服饰史研究和单一民族的服饰研究成果甚少,有的朝代或民族的服饰专著至今尚无。

第四,研究方法欠缺多元复合机制。在以往的研究中,服饰文化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如服饰史论研究偏重于文献研究,而当代民族服饰研究则偏重于田野调查研究,缺乏多学科的复合交叉方法。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量与服饰相关的文物被发掘,为服饰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资料。但在当下陆续出版的大部分著作中,仍然沿用旧有的一些文献资料,并未及时更新。

相较之下,欧洲服饰文化理论研究采用在重视数理分析与技艺研究的传统下,以丰厚的技术史料作为支撑或依据的研究方法。而日本、韩国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构建也走在了我们前面。当今,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不仅要对古代服饰进行考证,更需要用新的技术和研究方法,研究古代服饰的材料、结构、造型等。这不仅能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文化谱系,而且也为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服饰创新设计,乃至为现代生活方式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记者:您认为“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开展有哪些价值?

马胜杰:“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价值要义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还原中华服饰的本原面貌,提升文化自信。中国在17世纪以前的物质文化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必须建立在这些完整的研究成果上。而中华服饰文化研究的开展,将面向社会多媒介进行广泛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本清源,努力还原中华服饰本原风貌。同时,在鼓励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相对于当前我国基于传统服饰进行创新设计实践的蓬勃兴起,我国服饰文化理论建设是滞后的。因此,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在国际社会上发出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声音,更能指导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唤起广大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第二,传承中国服饰文化,助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对于中华服饰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通过对中华服饰文化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建立核心价值观与战略思想,把中华服饰文化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华服饰史料的全面挖掘、梳理和传播,为中华民族迈进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提供支撑。同时,在民俗活动中展示民族服装,在互动中促进各民族服饰文化彼此交流。

第三,提升艺术学理论建设水平,弥补研究不足。服饰文化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离不开对中华服饰文化的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提升服饰文化研究、服务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创新发展的跨越过程。本研究将联合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企业共同开展,一起打造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平台,提升国内服饰文化研究水平,使高校该领域的师资、学术与科研水平跨上新的台阶,从而产生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为新时期“国服”创新设计提供学理依据。中国“国服”的设计表面看来是服饰设计的攻坚难题,实质上是对中华文化与服饰文化的关系在历史和未来轴线上清晰把握和透彻理解的文化凝结。《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对于加强中国传统服饰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将提出中华民族“国服”的“基因图谱”,使“国服”设计具有较强的学理依据。

第五,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对我国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服装设计、服饰生产、服饰展演、影视戏曲等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提升和推进作用。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华服饰文化的研究将起到弥补文化传承的缺失,为服饰相关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从而起到以文化战略和优秀传统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记者:学校在开展“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时,应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马胜杰:“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开展,需要系列的方法建构。学校尝试从五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探讨中华服饰文化核心理论的建构。中华服饰文化应是一个很完整的系统,所有具体的历史材料最后都要归拢到整体形象和整体精神层面进行研究。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须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中华服饰文化展开系统的研究整理,在探索中华服饰发展重要转折的过程中,尝试建立新的中华服饰核心理论,为学术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一些相关重大理论问题的专题探讨和基础性研究,在理论上对中华服饰文化进行学理化的归纳和总结,争取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

第二,尝试建立完整的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体系。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共同体。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多元的,但彼此之间并不是相互封闭的,而是在各自独立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形成了丰富的中华文化。本研究应以整体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作为研究主体,准确把握中心方向,注重特殊性和整体性互相呼应。展开多学科、多层面的研究,清楚地表述出中华服饰文化内蕴,形成中华服饰的文化体系。

第三,把握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从中华民族服饰的生成、演化和发展的历史文脉着手,研究在社会制度变革、社会结构演变、民族文化交融等历史文化的驱动下,中华服饰文化的形态和演化轨迹,建立起可持续建设的中华服饰文化资源库。构建一个以汉族服饰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服饰文化的认知框架,以跨文化研究、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与比较研究、美学研究的当代价值研究等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内涵提取、整体建构、传承发展提供明晰的思路和观点。

第四,展开多视角、多途径的研究。针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要突出问题意识与现实意识,选择当前学术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国家亟需智力支持的重大问题为研究目标。以艺术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为学科依托,采取多学科兼容、跨学科整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具体研究路径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以社会文化史的系统性研究为背景;二是以考据学与史论学为基础;三是以个案研究为重点;四是以多维的视角为架构。

第五,搭建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学和设计学等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过去的研究成果分散在各个领域不同的著述中,未来的研究目标将综合吸收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集合科研院所、院校、博物馆、产业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学者,利用上述机构的优势平台,形成在服饰文化研究领域上国内首个整合多平台的综合团队,在广度和深度上对中华民族服饰的研究实现全面提升。

记者:学校在开展“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两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马胜杰:学校的学术研究项目“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于2017年6月正式启动。践行两年来,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科研水平、引领学术交流。通过“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科研培植,学校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目前,学校已获批多项国家级基金课题,如2018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2019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等。

2018年11月9日至10日,北京服装学院主办了“首届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15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国内20多家新闻媒体现场报道。这次研讨会是学校提出并主导实施“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重要实践。通过研讨会的方式,汇聚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的学术力量,为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交流的平台,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服饰文化。

第二,带动人才培养,加强师资建设。通过“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学术引导,不断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为国家服饰文化研究、重大服装设计项目等特殊需求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两年来,已有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不同程度参与了该项目,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核心期刊论文。同时,本工程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反馈到教学体系中,带动了对学生传统服饰文化的专业教育,加深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了文化素养。

通过工程的实施,汇聚了一批活跃在服饰文化研究学术前沿的国内外学者。同时,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学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高校与文博机构进修或访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同时,特聘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专家为学校顾问教授,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亚蓉、韩国檀国大学教授朴圣实等,定期在学校举办学术讲座与授课,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带动师资建设,建构以服饰文化为核心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第三,推动社会服务,增强多方交流。通过“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理论奠基,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例如:组建奥运服饰文化研究团队,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饰设计提供文化研究;组建重大活动服饰研究团队,为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系列活动提供服装设计与文化研究工作;组建北京服装学院非遗研究中心,通过一系列染织服饰非遗技艺的研培活动,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扶智,保护与弘扬民族服饰文化。

此外,学校积极与国内多家博物馆开展合作交流,目前已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加强高校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实现博物馆的文化使命,合力为社会大众服务,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北京服装学院作为“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工程”的牵头单位,既是发起人,也是服务者。这项工作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依靠有关领导、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关心和支持这项事业的各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热情襄助,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不断推进和完善这项研究工作,持续产出好的成果。(《北京教育》杂志记者 卜珺)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