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高校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前瞻

发布时间:2019-11-27 作者:王成斌 宋旭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高校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在做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推进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探索形成了“顶天立地、强国富民”的高校科技发展格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高校将进一步推动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努力迈新步、探新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

高校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具有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高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大力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探索形成了“顶天立地、强国富民”的高校科技发展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高校科技创新经历了从零散到有组织、由单打独斗到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科研工作得到初步发展。1955年,根据“综合大学要重视开展科学研究”的要求,南京大学提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研究”,并首次制订了全校科研工作计划,立项一批科研项目。同年,南京工学院召开第一届科学讨论会,与会江苏代表近千人。从此,全省高校的科研工作开始从个人选题跨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新阶段,在非常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实施了一批新颖而重大的研究项目。

改革开放以后,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更加突显。江苏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支持高校投入相当一部分力量到经济建设主战场,广泛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全省各类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围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目标要求,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勇于承担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功能。江苏进一步明确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等“四大系统”构成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主力军、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和技术创新重要力量所担当的多重角色,加强协调推进,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推动高校主动融入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集中优势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江苏自2010年起先后启动实施了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特聘教授、协同创新等“四大专项”,统筹推进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实施“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支持高校主动融入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截至2018年底,全省高校共有5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76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全省高校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2696项。2018年度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57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9.57%,项数居全国第一;年度专利授权量2.44万件,签订技术交易合同19152项,交易总额109.47亿元。

江苏高校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经验

江苏高校顶天立地,百舸争流,共同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顶天,做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为鼓励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南京大学首开先河将SCI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次数等作为评价院系、教授学者的研究质量, 以及理科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一决策对南京大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学校声誉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其他高校基础研究的发展和研究质量的提升, 为中国SCI论文数排名跃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在基础研究上形成拳头,南京大学在普遍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打造“学科特区”,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科研团队。为建设新型基础研究基地,该校近年来以“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为引领,在学校层面遴选 10 个左右具有引领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在院系层面遴选 100 个左右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层面遴选1000个左右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问题,瞄准这些科学领域的“硬骨头”, 创新体制机制,组建国际一流团队,打造世界一流学术重镇和人才高地。

立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于高校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将学科专业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结合起来,既遵循学术规律,又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使创新成果既“供得上”,又“转得出”“用得上”。为此,江苏各类高校一方面大力加强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学术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将技术中心建到学校,与学校共建创新平台。南京工业大学是典型代表。该校以徐南平院士为首的膜科学团队承接“王子造纸制浆尾水零排放”课题,研发形成膜集成技术,成功实现了制浆废水零排放和全回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一所两制”双轨制运行的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已成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典范。“一所”就是膜科学技术研究所,“两制”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高校运行机制和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在该创新模式中,研究中心负责基础原创成果产出,公司负责二次开发和转移转化,包括技术升值和孵化衍生公司,打破了科研成果与市场化之间的“瓶颈”,实现了人才、学科、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核心技术的落地。

强国,努力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在关键领域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江苏从2010年起先后启动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协同创新计划、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四大专项”,打出提升高等教育关键领域核心竞争力的“组合拳”。截至2018年底,省级财政为“四大专项”累计投入超过百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包括行业特色高校在内的各类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表明,江苏高等教育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全面优化高校科技创新布局,着力打造一批体量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度更高的协同创新基地和区域创新高地。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国防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工信融合学科建设计划、理工融合学科建设计划,在巩固航空宇航优势地位的同时,融合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共同服务航空航天“中国梦”。

富民,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江苏积极推进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促进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和师生创新创业,培育壮大区域发展新动能。全省各类高校面向区域重大发展需求,整合政府和学校优势资源,以共建校地研究院、研究生院、分校以及科技中心、大学科技园等方式,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江苏省大学科技园现有在孵企业超过3000家。它们面向企业需求,深化校企融合,实施开放式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此外,江苏高校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6万项。通过培育和孵化,创立大学生创业企业4816家,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一批具有硬核技术和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企业。

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全球视野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和规律,进一步推动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加快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生态链,统筹推进产学研融合、体制创新、队伍建设、分类评价和服务支持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开创高校科技创新新局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未来江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要放在控制力和竞争力上,把丰富的产业、科技、人才资源整合起来,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顾名思义是独立自主且安全可控,其核心特征是拥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占据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性节点。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需要集聚创新资源,布局创新力量,提升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实现名校名城融合发展、共生共荣,引导市县、高新区、开发区、企业、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共搭平台,推进校地共建公共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创业企业孵化平台。比如,江苏大力支持省会南京打造“两个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另一方面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放学校科技资源,切实把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校企双方的发展优势,鼓励企业将技术中心建到学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推出一批真正具有核心技术并完成小试甚至工程化的高科技产品。

探索建立充分释放研发活力的体制机制。江苏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惯性思维和传统科研组织形式的束缚,探索建立面向市场、接轨市场、具有高度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型研发机构。一方面,加大投入,提高高校科研的组织化程度,持续支持重大项目的研发和工程化。科技、教育等部门可组织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机构和专业部门的人士进行论证,围绕重点产业方向,整合科技经费和科研平台,重点支持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产品试制和工程化,着力打造“零堵点”转化链条,助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探索建立科研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对风险多、挑战大的重大科研项目少一些“硬性指标”、多一些“弹性目标”,对原始创新和前沿风险项目给予长期稳定财政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机制,财务报销应实现从事前备案向事后监管转变,减少对创新项目的直接干预,赋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避免突破性政策被操作性细节架空的现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激活人才创造活力。

面向世界打造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现核心技术创新和原始科学发现,人才是关键。首先,要改革和完善高校现有的科研组织形式,以学科、项目、技术、产品等为纽带,积极探索多学科集成的科技创新队伍汇聚模式,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其次,探索实行流动制、国际化、竞争性为基础的海外创新人才聘用体系。坚持高端引领,聚焦江苏有特色优势、有希望突破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引进、使用世界最顶尖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医疗服务、个税优惠等方面开辟人才“绿色通道”,精准系统地解决尖端人才的各项需求。为此,需要建立高校科技人才多元化分类评价体系。对高校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弱化中短期目标考核,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评价考核周期,着重评价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对高校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坚持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把人才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要探索建立人才项目投入效果评估机制,根据需要设立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机构或专家委员会,对科技成果转化受益人、成果交易估值、转化成本核算以及科技人员兼职兼薪、离岗创业等相关合同约定独立进行审核、评估。鼓励高校对转移转化绩效突出人员在职称晋升时予以倾斜。

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首先,完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引进一批金融、财务、法律、投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在成果转化推广、投融资、财税和法律、企业孵化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其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围绕高校科技发展的共同需求,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开放、协作、共享为目标,引进和建设数字化科研信息资源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平台等,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信息分析、检测评价等服务。再次,完善政府服务支撑体系。政府要积极完善政策,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力争在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体制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政策突破,为高校自主创新提供最优的政务服务环境,提升高校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此外,还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让创新创业创造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共有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王成斌,江苏省教育厅;宋旭峰,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原载2019年第20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