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你们在前线战‘疫’,孩子放心交给我们”——这位安徽班主任把学生接到自己家

发布时间:2020-02-09 作者:方梦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您守护人民的安全,我们帮您守护孩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安徽无数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而寒假期间他们独自在家的子女成了安徽教育人心中的头等大事。

“看到他妈妈发的那条朋友圈,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把薛宇鑫接到我家来,正好我儿子和他差不多大,两个‘儿子’在一起还能做个伴。”阜阳市阜纺小学五年级(5)班班主任刘彪说。

薛宇鑫的父母都是阜阳当地医护人员,疫情发生后,他们立刻奔赴抗“疫”一线。寒假大部分时间,薛宇鑫都是一个人在家做饭、写作业、读书、锻炼……

年前,薛宇鑫的妈妈田静发的一条的朋友圈让刘彪难过了许久:“儿子已经两个星期没出门了,今日份自食其力——打扫卫生消毒灭菌、下楼拎水扔垃圾、吃自己做的饭,一个人的小日子过得不错,我在医院上班也安心了。”配图是孩子做的一碗清水蛋。

看到这条朋友圈,刘彪马上打电话给了田静:“孩子这样生活不行,接到我家来吧,我来照顾他生活,你们在前线‘打仗’,孩子就放心交给我们。”

疫情发生后,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小区一年级学生陈梓路的爸爸一直在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妈妈也在合肥当地医院工作。得知情况后,班主任聂星星第一时间手写了一封信交给了陈梓路,提醒她假期生活如何合理安排,并告诉她勇敢的爸爸是国家永远的骄傲。另外,学校还和社区联合,购买了瓜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通过不接触的方式送到陈梓路家中。

疫情发生期间,一线工作者的孩子缺乏家长陪伴,除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外,不少教师也在借此思考:是否可以利用这个特殊的假期实现孩子自律生活和内心成长的“弯道超越”?

对于桐城二中教师汪玉清来说,“宅在家中的孩子,教育他们最好的方法也许不是一节节网课、一个个学习任务,而是通过畅通的交流、及时的帮助提醒,让他们能按时完成原定计划、主动执行打卡学习任务,在寒假生活中做到学业进步和生活能力的双重提升。”

每天下午3点,汝嘉总会如约收到班主任汪玉清的电话问候,“今天过得如何?任务是否都完成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汝嘉的爸爸是当地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之一,妈妈在公安部门工作,父母同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一开始,独自一人在家的汝嘉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汪玉清每天的视频、语音问候,让汝嘉逐渐找到了独自规律生活的方式。

正月以来,汪玉清每天都定时检查汝嘉发来的作业,还教育汝嘉在独处时也要保持上进之心,在历练中学会生活,在学习中自我成长。

近两天的一通电话让汪玉清很是欣慰。“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从作业任务打卡来看执行力对于学生进步的意义……”没想到,一向不太爱说话的汝嘉却聊得非常好。

“一开始觉得很孤单,没人和自己说话,坐不住,静不了,没写几个字就在家走动和玩耍。老师的敦促和关心让我学习的动力一下子上来了。” 现在的汝嘉每天早起打卡读英语,学习间隙跳绳放松,一天下来能跳500个,还坚持做仰卧起坐。

“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就是假期里我的最大收获。”汪玉清说。

“假期一长,孩子们就易松懈,老师和家长们及时发现、指导和督促非常有必要。”感谢学校和汪老师,帮我们及时补了位,孩子假期没落下学习,反而变得更自律。”汝嘉的妈妈说。

正如刘彪所说的那样:“我们在过年,你们却在帮我们过关。当父母在防疫一线冲锋,无暇照顾子女时,教育人理应担起教育之责,主动连线,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方梦宇)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