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宁波教育系统:用爱筑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坚强后盾

发布时间:2020-02-17 作者:史望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日前,宁波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工作的通知》,发起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教育关爱特别行动。

在此之前,宁波教育系统已自发行动起来,通过上门家访、“一对一”辅导、开通心理热线等暖心行动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子女,还有老师把医务人员子女接到自己家悉心照顾,做一线医务人员的坚强后盾。

一次特殊的家访

“妈妈去支援武汉了,要离开我很长一段时间,我该怎么办?但我又为她感到自豪。因为妈妈是白衣天使,哪里有病人,哪里有困难,她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先锋。”1月27日,宁波惠贞书院601班学生郭珂的一篇作文“我心目中的先锋”,刷爆了朋友圈。

1月25日凌晨,大年初一,很多人刚刚看完春晚,郭珂的妈妈谢莉莉刚刚从紧张的加班节奏中缓过来,突然一通来电,让她来不及给母亲拜个年,来不及抱抱女儿,就立马打包行李,驰援武汉。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谢莉莉和同行一起在武汉市第四医院ICU(重症)病房护理岗位和病毒搏斗。

郭珂在作文里表达了对妈妈的自豪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妈妈的思念。班主任林佳知道后,带着全班同学的牵挂、任课老师的关怀与学校德育主任一起来到学生郭珂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访。

林老师来到郭珂房间,检查了她的寒假作业。数学计算、英语单词、古诗……郭珂悉数交给林老师检查,并向林老师请教数学练习卷中不懂的问题。

懂事的郭珂告诉老师,“现在妈妈去武汉了,我必须更加自觉一点,不让妈妈操心。”

“孩子有我们在,请你放心!”通过网络视频,林老师和郭妈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告诉郭妈妈孩子的学习老师会多加关注,请她在一线保重身体。

 开展“一对一”辅导

焦萍是北仑区人民医院ICU主管护师,也是第一批出征武汉的北仑医护工作者。这一次的出征,让焦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

焦萍的女儿袁紫卿今年刚上一年级,在北仑区九峰小学就读。ICU的工作平常就非常忙碌,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她心里充满了对孩子的不舍和歉意。但即便如此,焦萍还是暂时放下了内心的柔软,义无反顾奔赴一线。“总要有人站出来!支援武汉,我义不容辞!”

从1月27日出发,焦萍坚持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岗位上奋斗。每次抽空和家人通话,焦萍询问最多的就是女儿的学习和生活。

在得知情况后,九峰小学老师们觉得,一定要关心照顾好出征前线的医护工作者的孩子,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

班主任裴学飞第一时间通过微信聊天、语音视频等形式关心袁紫卿的生活和学习。裴老师对袁紫卿的网上学习情况尤其关注,在直播课上,常常点她的名,鼓励她多回答问题。而小紫卿也对网上学习充满兴趣,学得格外认真。

近日,北仑区教育局党委对所有出征武汉的医护人员子女都送上了问候和祝福,还特别安排党员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指导,随时为他们进行线上解惑答疑。同时还安排了心理指导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克服亲人不在身边的孤独和担忧。

班主任把孩子接到家中照顾

2月9日,宁波又一批紧急医疗队出发赶赴湖北,宁波奉化中医院呼吸科医生马彦俏主动报名并成为其中一员。

临行前一天,马彦俏想到自己即将走上抗“疫”一线,丈夫又在奉化方桥街道承担防控任务,儿子李卓时在家一时没人照顾,这让马彦俏犯了愁。

“让孩子来我家吧,我来照顾他。”李卓时的班主任奉化龙津实验学校201班周妩芳老师主动联系马彦俏,提出将李卓时接到家中照顾。这解了马彦俏的燃眉之急,也让李卓时成为了周老师家中的新成员。

刚来到“新家”时,李卓时对陌生的环境有点不适应,又十分想念妈妈,一个人坐在沙发角落不言不语。周妩芳老师发现后,主动组织家庭趣味游戏,打消他心中的不安。白天陪他一起观看线上教学指导功课,晚上大家一起包饺子。在周老师的努力下,孩子逐渐融入了“新家庭”。

其实,周妩芳老师也不轻松,每天要统计学生情况,在线指导学生学习,家中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一个3岁、一个7岁,丈夫也奔波在抗“疫”岗位上。但周老师没有半句怨言,每天等孩子睡下,她开始备课、批改作业;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起来操持家务。

李卓时在老师家里学会了独自入睡和洗碗、收衣服等简单家务,每天陪着两个妹妹一起读儿童绘本故事、玩益智游戏。

老师的主动帮忙和孩子的快速成长,让远在湖北抗“疫”一线的的李卓时妈妈感动万分,在通话中一再表示感谢。

“援鄂医务人员响应国家号召奔赴疫情防控救治最前线,我对他们非常敬佩,就想着为‘最美逆行者’出一份力,让他们安心在前线‘战斗’。” 周妩芳说,期盼这些医务人员能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回来,早日与孩子团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张军)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