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将“劳动育人”作为高校思政特色培育项目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爱劳动会生活成为大学新时尚

发布时间:2020-05-12 作者:程墨 任丽琼 谭学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这段时间,家住黄冈市英山县夏河村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退伍复学大学生徐松盛网课间隙,扛起锄头和父亲一起种植当归、苍术、柴胡等中药材。在寒假和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多次发文,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参加家乡春耕春播和公益劳动。

2019年初,该校获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将“劳动育人”作为学校“三全育人”特色培育项目之一,在制度牵引、平台搭桥、文化浸润下,爱劳动会生活俨然已成为校园新时尚。

爱劳动可得获学分和奖学金

上学期,该校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宋小平累积劳动时长达36小时,经认定获得3个劳动学分。据统计,2019年全年,该校共有12300余名学生获得了0.1个至9.1个不等的劳动学分,13500余人次参加了各类专项劳动,累计劳动时长1.9万余小时。

武生院的学生,为什么会积极投入到劳动实践中?

据了解,2019年3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劳动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等制度,要求学生毕业前需修满公共义务劳动学分和专业技能劳动学分,同时还在全国高校首设“勤劳奖学金”。

“勤劳奖学金”办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该校教务处处长董妍玲介绍说,“勤劳奖学金”旨在引导和鼓励所有学生“晨兴夜寐、俭以养德”,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更全面的自我成长。

黄晶和室友刘燕成为首批获得“勤劳奖学金”的学生,两年来,她俩一直坚持打扫学校钱塘居宿舍。“最开心的不是评上奖学金,而是感受到了努力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黄晶表示,勤劳努力、自强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

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史丹每次公益劳动都冲锋在前,她介绍说,学校规定,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职员工,都要带领学生一起劳动,每年不少于20小时。她认为,“要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就必须以身立教,言传身教。”

勤劳已成为校园新时尚

近日,该校100余个品种1.5万余株月季“云上开展”。此次展出的月季均为该校园林园艺学院200余名师生共同种植。沈灿等同学“既高兴又遗憾”,“因为疫情,错过了它们茁壮成长的阶段。”

身在内蒙古的魏丽娜,心也在学校。“教学楼前后广场上的菊花是我们的‘团宠’,现在不能回校照看,特别不放心。”

菊展是该校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2019年,该校举办了春夏秋冬四季菊展,累积展出200余个品种,10余个教学楼广场都曾承办菊展。校园里盛开的10万余株菊花,半数以上是相关专业师生在“智汇农场”菊花园培育的。菊育苗成株后移栽至校园各广场,由各学院菊花协会师生共同养护。

“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有放不下,停不下来的牵挂。”据该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赵正洲介绍,学校陆续建成了植物园、智汇农场等劳动育人平台有百余个,大量育人平台催生了一批育人特色活动和精品项目。

2019年3月,该校启动了智汇农场首期百余亩建设,建有菜花园、稻田园、月季园、仙桃园等18个有机果蔬园,以及四个应用技术研究所。

去年秋分日,该校60余名学生在智汇农场稻田园开展收割水稻农事体验活动。三个月前,也是他们在稻田园插下秧苗。“只有自己动手参与劳作,才能更加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易子纯自豪而激动。

“这些平台的一草一木,以及在劳动中催生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获得感,让勤劳成为了新的校园时尚。”魏丽娜表示。

大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工作生活

“母校是希望我们在新的工作岗位继续践行工匠精神。”2018年,武生院探索校园“僵尸自行车”处理新模式,将“僵尸自行车”进行回收、改造并重新投放于校园,供师生出行使用。为了奖励曹胜等7名同学一年来专业实践劳动服务的贡献,该校送他们每人一辆自己维修的“僵尸自行车”作为毕业礼。

“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创造,是通过努力奋斗得来的。”该校将公益劳动作为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

“实践出真知”是该校园林、电工工匠班以及学生餐厅公益创业保洁团队等教改实验班(培训班)师生的共识,学员杨霜表示:“通过动手实践,巩固强化了专业知识,也积累了岗位工作经验。”

去年,易子纯等万余名师生将汗水洒在了智汇农场,随着季节更替,他们迎来了葡萄、毛豆、柑橘等10余次大丰收。参与劳动的学子分批入园采摘,共享丰收喜悦。

“自种、自摘、自烹,这就是‘生院味道’。”学校大学生生活艺术楼,内设有烹饪教室26间,烹饪用具等一应俱全。

“毛豆捞粉丝、毛豆辣子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不会做的。”去年9月,该校丰收了两万余斤毛豆,一个月内,两万余名师生分批次进入生活艺术楼分享“毛豆宴”。在烹饪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包泽辉的毛豆创新菜品引得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生活艺术楼俨然成了这群大学生奇思妙想,创意生活的舞台。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蹇鑫表示,“我们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了生活,明白了劳动与幸福人生的意义,为将来走向社会和家庭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任丽琼 谭学锋)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