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5月22日讯(记者 焦以璇 柴葳 林焕新)“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我国妇女儿童医疗专门人才培养,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医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治本之策。”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在今年两会上建议。
基于当前我国妇女儿童医疗专门人才紧缺、人才培养周期长、从业人员收入低、专业设置缺位、行业认同度不足等问题,焦新安提出4条具体建议。
第一,进一步深化宏观协同,构建医教融合发展。建议高校与医院建立起人才培养联合小组,对紧缺方向人才进行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融合培养。在入口端增加招生指标,以人才缺口测算临床医学专业;强化生源质量,提升考生崇尚医学的氛围;强化医德素养和思想教育的引导,形成毕业生志愿投身紧缺方向的氛围。
第二,进一步改革培养模式,补齐人才建设短板。建议对我国医学教育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优化调整为“以临床应用为中心”的两段式模式。儿科与妇科方向的人才培养应大力创新,给予必要的政策性支持。
第三,进一步深化需求导向,统筹兼顾平衡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按照考生户籍以县(区)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办法,实行人才紧缺医院的定向就业,视情况给予学费减免及生活补助。
第四,进一步深化分配改革,完善人才薪酬制度。建议医疗行业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借鉴高校的人才评价机制,明确医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从事妇女儿童相关医疗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通过者直接聘任中级职称,增加上述群体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岗位比例。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