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足不出户也能调研?浙师大直播田野思政“云”课堂

发布时间:2020-06-01 作者:厉鑫 杨凯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5月15日,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环境学院组织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思政“云”课堂,《浙江地理》实践课程在金华琐园国际研学村进行直播调研。

“这是一次非常必要的调研活动,意义非凡。”本次田野思政授课教师地理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张建珍教授指出,浙江乡村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地理》课程一直致力于将专业知识与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大花园建设等实践密切结合,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科研能力密切结合。

而本次的“田野思政课”开展在疫情期间,正可谓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实践,旨在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当前的乡村旅游现实问题。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线上结合线下、课上结合课下的“三结合”,大胆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疫情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地调研,更使其在碰壁与解惑中,用专业知识尝试解决现实问题,培养责任担当。

111.jpg

122.jpg

133.jpg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叔叔,你们家有民宿吗?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在木门旁,学生董颖颖正与四五个村中居民聊得火热,笑声连连。不过先前,董颖颖经历了一段短暂的交流困境。

最开始,董颖颖将一句话重复了三遍,居民叔叔却总说听不懂。她本以为是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隔阂,在老师提醒下,才恍然大悟问题源自没有使用本土化的通俗语言去交流。

“即使理论准备得再充分,实地调研还是会遇到一些从没想过的,却很关键的小细节。我收获了许多生活哲学,这次实践真是值了。”董颖颖说。

14.jpg

15.jpg

学生杨凯文也同样提出了课堂外的意外发现:“为什么古村内要设置咖啡馆、别墅、西餐厅?这完全颠覆了我想象中的乡村。”

对此,琐园村村干部表示,建设这些现代建筑的初衷是为满足原住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一直是村内所苦恼的。

“我突然有了灵感:最大化满足游客的体验感、保留原住民享受更好生活的权利、寻求琐园村的更好发展——寻求这三者的平衡点将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新课题。”杨凯文说。

“足不出户的‘云’调研真棒”

“金华有很多古村落发展旅游业,那么当前旅游项目之间会出现恶性竞争吗?如果出现,您认为该如何协调这难题?”

这声音来自学生吴云姿,而此刻的她正坐在温州家中的电脑桌前,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与手机屏幕另一边金华琐园师生偶遇的旅游公司袁经理“云”访谈。

吴云姿说,这次的直播调研是一场惊喜。“本以为实践课会因为疫情而取消,没想到老师通知会直播。现在我足不出户,却能跟着四四方方的直播镜头,收获琐园的第一手资料。真是太棒了!”她说。

16.jpg

线上“云”访谈

17.jpg

师生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拓印

18.jpg

19.jpg

的确,这节“云”思政课聚集了老师们的大量心血。“我们现在踏进了一个幽深的古巷,仿佛走入了一个时空隧道,穿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路上,陈志文教授讲解古建筑背后的人文历史与设计理念;张建珍教授提前踩点,细细掌握了古村的重要景点,沿途分析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解雪峰博士全程举着手机进行线上直播,及时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李凤全教授与学院实验室主任吴樟荣更是带着无人机参与了课堂教学,通过航空遥感制图,采集DEM高程值,用数据带领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琐园形象。

据悉,此次活动属于学院对“田野”体验式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对传统限于教室的思政课程(或课程思政)的有力补充。目的在于利用‘田野’这一诗意、鲜活的空间载体,采用‘田野调查’等方式,达到爱国爱乡、勇于创新、乐于探究、注重实践等思政目标。(厉鑫 杨凯文)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