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重庆巫山: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长技能

发布时间:2020-07-02 作者:余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闯)在全县中小学推行送教上门、拓宽残疾少年升学就业渠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既是重点更是难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庆市巫山县针对这一问题,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多途径保障入学、职教特教融合赋予“金钥匙”的新路。

据统计,巫山县共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565名,他们绝大部分都是贫困家庭子女,康复训练和就医就学等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上巫山地理位置特殊,地广人稀,山高坡陡,按照传统的轻度障碍儿童随班就读、中度障碍儿童特校就读方式,不能保障所有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为实现县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巫山县教委对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障碍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保证送教效果,避免送教形式化、走过场,县教委在全县中小学推行了送教上门“五有”“五送”。

“五有”,即有方案、有计划、有教案、有评估、有档案。学校每学期制定送教方案,明确课程计划和授课内容,确定送教时间、地点、课表、人员等。送教教师每学期要根据“一人一案”工作要求,制定送教上门计划,明确送教内容、目标和措施。教师要制定适宜的课时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具,详细制定实施措施,提前一周报教导处审定。学期结束,送教教师要对学生自主训练效果进行检测,为下学期“一生一案”送教计划制定提供指导。送教教师要做好送教记录,按“一生一册”要求建立送教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个别化教学方案、送教过程资料等。

“五送”,即送政策、送关爱、送服务、送知识、送技能。及时将党委政府对残疾儿童少年相关政策、关爱措施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积极引导残疾儿童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自暴自弃。勤上门、勤了解,及时化解残疾儿童少年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结合每个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医嘱指导,对动作感知、情绪行为训练进行手把手指导,并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结合校本教材内容,教会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文化知识。从社会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提高其自身能力,培养他们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好生活和成长。

截至目前,巫山全县共有151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了送教上门教学,已帮助11名完成了义务教育,有5名经过康复训练,现已进入特校就读。通过送教上门,补齐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短板,实现了县域内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教育全覆盖。

解决了“有学上”,残疾少年毕业后的出路问题成为教育脱贫的新课题。2017年,巫山县教委提出“以康复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促发展”思路,开展特教新三年提升计划,建立特教职教融通新体系,针对残疾儿童少年实际情况,探索在县职教中心开设服装制作和服装设计专业特教班。由会手语、懂服装设计、制作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专任教师指导管理,他们从画人头像、画静物,到制作直裙、斜裙,现已会制作简单的成衣,部分优秀孩子进入了学校服装专业部。为引导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学校安排他们到校内企业实习,每月支付他们工资2000多元。

通过特教与职教融合,拓宽了残疾少年升学就业渠道,赋予了他们成长的“金钥匙”。让残疾少年既学技能,又融合到正常人的生活中,为今后独立生活、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更实现了“教育一人,改变一家”的目标,达到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的目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巫山县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精准排查送教对象,健全送教制度,做优做实“五有”“五送”工作,努力提高送教水平,确保每一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继续探索在县职教中心增设适合残疾少年的美发、烘焙、小修理等专业,培养一批批身残志坚的少年,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良好氛围。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